第517章 兩極反轉(1 / 2)

那三皇子的話才剛落下,很快便是有人出言反對了。

“我可以拿人頭擔保,三皇子子做生意的時候,沒有像大唐的國庫繳納一分利好的稅銀!”

“我之所以沒有繳納,那是因為我是等著5年到達之後一次性繳齊,畢竟我搞的那些事比較特殊,每一次和南洋那邊進行貨物交易也得要半年的時間,這一年總計也得交易兩次。”

說到這裏,三皇子抬頭看向了前方的李世民,眼神中露出了一絲悲切的目光。

“父皇,兒臣的確是有罪,可是兒臣也是為了我屬地的百姓們考慮,您應知蜀地百姓大多居於山巒之中,根本少有平地,吃不飽,衣不暖乃是常態,根本比不上江南的富饒。”

“兒臣過去之後,看到百姓受如此苦難,心有不忍,這才特意將我自己的銀子發給百姓,幫助他們新建房屋。”

“兒臣知道想要改變這一切,沒有錢是行不通的,兒臣想給父王上一道奏折,請求父王憐憫百姓。”

“可是,而且你也知道,大唐建國不久,風雨飄搖,百廢待興,陛下您也不容易。”

“兒臣實在是不忍心,再給您添堵,因此便自己想了個這樣的方法。”

“我這5年來和南洋交易的那些賬本全部都帶過來了,不妨可以親自派人去查一查有沒有什麼錯誤之處!”

“另外,我也願意將這5年來所欠缺的銀兩,盡數的給國庫補齊。”

“不妥,陛下,若是此事開了先例的話,那其他大臣們要是做了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最後豈不是也能用銀子前來將功贖罪!”

“微臣同樣附議,此事萬萬不可開先河,該怎麼處罰還是得怎麼處罰,隻能處罰完了之後,再對三皇子嘉獎,如此恩威並施,方可為聖君之道。”

“胡扯,三皇子是為了天下百姓才這樣子的,怎麼能夠處罰他,我看你就是見不得陛下一家和睦!”

“胡說,你是什麼意思?本光是為天下黎明百姓是為陛下著想,如此處理才能讓天下人知道,陛下並不是一個徇私枉法之人!”

“你才是胡說!”

很快朝堂之上的大臣們開始吵成了一團。

聞言,三皇子無奈苦笑一聲。

“好了,諸位大臣莫要再言語了,我此次回來就是為了認罪的父皇,請您治兒臣的罪吧,不管您怎麼樣而成全部都認罪…”

說著,這三皇子對著李世民深深的磕了個頭跪地便是,不再起身旁邊的大臣們也隨之沉默,將決定權甩向了李世民。

旁邊的楊貴妃心中則是充滿了忐忑,眼神之內夾著一絲柔情和期待。

李世民很是頭疼,最難處理的就是自己這些兒子之間的關係,特別是自己的親子又和國事牽扯到了一起,實在是不知該如何是好,若是換一個人,李世民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壓力了。

可偏偏麵前是自己的兒子,而且也是極其有能力的兒子,日後不出所料,他必定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藩王。

“太子殿下,覺得這件事情該怎麼處理!”

忽然李世民又將這皮球踢向了旁邊,一直沉默,選擇看戲的李承乾。

見此,那在朝堂之上,原本還為之沉默的兩位隋朝時期老臣,立馬就要走了出來,因為他們知道三皇子和太子殿下之間的關係,幾乎是勢如水火。

太子殿下開口,這三皇子必定會遭受重罰。

然而就在他們剛剛抬腳準備從百官序列走出之時,卻被三皇子瞪了回去。

兩位老臣不明所以,但還是照做,看到這三皇子心中這才放鬆地歎了口氣。

這兩位老臣現在不是開口的時候,一來是他們開口的作用微乎其微,二來此時開口容易,被敵視自己的文武百官所針對。

這兩位老臣在朝堂之上實權雖然不高,但門生故吏還是不少的。

以後有什麼小道消息還得需要他們慢慢打探,現如今就被人針對可不是件好事。

“三弟,為了他蜀地的百姓考慮,這才選擇和南洋進行鹽礦的交易。”

“實則是慈悲之事,即是慈悲之事,即便是違反了一些家國大體的規則,也無大礙,何況三弟現如今還把那些碎銀全部如數交上!”

“我看此事不獎不罰!”

“並且讓三弟將南洋的事情交給吏部去處置,不知道父皇一下如何!”

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哪怕是長孫無忌也不可思議的看上了自己的外甥。

在朝堂上的所有人都知道三皇子李恪很有可能會是皇太子絆腳石。

而三皇子日後反叛的概率也是極其大的,畢竟三皇子極其有才能,而且屬地之內兵馬甚勇。

即便不反抗,日後也不可能會聽從自己大哥的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