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銘啊,下次別浪費錢買這些,家裏什麼都有。”
“就是,你賺錢也不容易,留著給自己花。”
“起銘也不小了,在學校談朋友沒?”
“就我兒子,這麼帥能缺人喜歡。”高芝蘭炫耀似的說道。
“不過,咱家起銘真是出息了,你看看,看看這皮…摸摸,你摸摸。”
小舅掏出口袋裏的手套,一個傳一個的炫耀著。
“哥,你家起銘是真出息了。”
飯桌上,張起銘隻顧埋頭大快朵頤,對身邊的聲音置若枉然。
全家人從老到小,各個對他讚不絕口。
誇他聰明的,打小機靈的。
年紀輕輕就有出息的,也有勸他千萬要當心,不敢影響學業的。
張起銘抬頭燦爛微笑,道:“不能,我還要上大學呢!”
上桌的第一句話,就語出驚死人。
大學…
可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像黃坡鎮每年一共兩個名額。
考上了就可以成城裏人,戶口換到城裏,吃公家按月配給的公糧,進廠做工人。
考不上就還是農民,辛勤勞動,自給自足。
要是能考上中專,那更不得了。
直接就成了幹部編製,家裏人說話都多了份量。
雖說桐城是地級市,想必名額也不會太多。
去年全國參加高考的人數是187萬人,錄取人數32萬人。
錄取率隻有百分之17,但這不是最誇張的。
最誇張的是,這187萬的數字是通過高考預選,拿到考試資格的人數。
沒通過預選,拿不到考試資格的人數,是它的十倍還要多。
也就是說,僅僅是第一道門檻。
高考預選,就刷掉了1800多萬,百分之90的高中畢業生。
拿到高考預選資格的,基本可以說是高枕無憂了。
187萬人裏,本科的錄取率是百分之40~50。
但考不上本科也沒關係,咱上專科和中專也一樣。
有些人甚至一開始,就是衝著中專來的。
沒錯,就是高考中專。
這時候的中專分為‘初中報考’和‘高中報考’兩個部分,
初中報考為三~四年製,高中報考為兩年製。
考上就是衣食無憂,上學吃著公糧,有幹部編製。
畢業國家統一分配工作、房子,端上人人羨慕的鐵飯碗。
至於說,考本科上大學。
畢業就是領導,擇優分配到重要的單位和部門去。
都哪兒都是單位搶著要的人才,有些偏遠地區來個大學生,全市上下像供祖宗一樣供著。
就指望大學生有文化,能帶領咱脫貧致富。
這年代的文化人,那是真的吃香啊!
留一頭長發,背個破行囊,要是能再淘一把二手的吉他。
隨便彈上幾下,做兩首狗屁不通的詩。
你就可以上路了。
到哪兒都有姑娘為你神魂顛倒,不光管吃管住,還爭著搶著要給你生猴子。
生完你都不用管的,屁股一拍走了。
人姑娘帶著孩子,眼巴巴望著等你回來,把癡情二字表現的淋漓盡致。
放蕩不羈的浪子形象,不知哄騙多少天真浪漫的癡情姑娘。
哪像後來的姑奶奶,算盤撥的‘啪啪’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