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對內陸沒什麼好印象,不代表沒有利益可圖。
對資本來說,價值永遠是相對的。
派遣一名員工,到這片落後、愚昧的土地上。
尋找可能存在的商機,這樣的投入是可以接受的。
實際上,在IBM總部。
已經沒幾個人還記得,漢克這個大華區代表。
就連他的主管,也隻是照規矩例行詢問幾個問題。
然後,再次將他拋到腦後。
真想不通,為什麼要派人去大華浪費時間。
哪怕漢克本人,都對賣出微機不抱希望。
這一年裏,他跑了大半個內陸。
可賣出去的微機,還沒超過兩位數。
細算一筆賬的話,這筆交易攤掉運費根本不賺錢。
他也因此,遭到主管的謾罵:“什麼時候,IBM變成零售店?”
一台、兩台,這樣的訂單也值得他們去做。
該死,被外界知道,還以為IBM快要瀕臨破產。
連街邊便利店的生意,都要搶著做了。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或許明年漢克就要返回大洋彼岸。
至於會不會再派人來,都已經和他無關。
本以為這就是自己的結局,漢克都放棄繼續推銷公司產品。
整天計劃著,該去哪兒拍一些漂亮的風景。
一個電話,將他從無奈的穀底拉回現實。
500台,一個對IBM來說不高不低的數字。
但對漢克來說,就像是上帝的恩賜。
隻是,想要得到這份恩賜,中間還有一些困難需要克服。
對方提出質保,售後工程師的要求,他無法滿足。
但最後一條,成為大華區總代理。
這條要求,他認為可以找公司嚐試一番。
能夠在這片‘荒漠,’一次拿出500台訂單的人。
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挑選代理的目的,無外乎‘利益’二字。
隻要對方能夠為公司創造利潤,沒有什麼是不能談的。
總有人把商業談判,想象的多麼神秘、複雜。
實際上,談判的內容從不複雜。
複雜的是保證彼此的利益,商業、合同的合法性。
確保對方不會在條款上挖坑,損傷到自己公司的利益。
真正商業上的東西,大概隻占談判內容的十分、或二十分之一。
金融和跨國合作除外……
把自己的要求清楚傳達給漢克,張起銘又成了等消息的那個人。
這種被動的感覺,很不好受。
如果他現在真的隻有19歲,肯定會坐立不安,輾轉反側。
但他的心理年齡,閱曆,遠遠超出實際年齡。
所以,起碼他能裝出一副不動聲色的樣子。
從外表來看,仿佛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應對任何事都能泰然處之。
淡定自若的神態,讓唐招娣和王召保持輕鬆好心情。
這一等,就是兩個多小時。
眼看天都黑了,躺在床上盯著電視的張起銘站了起來。
“召,給食堂打電話,要三份晚餐送到房間來,今天就在這吃了。”
“好,想吃什麼?”王召問。
“來碗雜醬麵,不都說帝都的雜醬麵最地道嗎?”
唐招娣開心說道:“我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