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器監和太仆寺這邊還是很支持秦虎工作的,雲定興自然不必說,而太仆寺的鄭善果和來淵,也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來護兒雖然對秦虎有氣,但來淵是來淵,而且來淵也要考慮自己父親的安危,他並沒有和秦虎有一點別扭。
而鄭善果是個無黨無派對工作非常認真負責的人,而且他的兒子鄭儼以前和秦虎有過合作,印象非常好,所以合作的非常好。
秦虎不但要忙朝廷的事兒,他在這中間可沒少沒自己謀私利,首先就是他利用職權,跟雲定興狼狽為奸,命令兩京所有冶鐵所日夜不停的打造弓弩箭矢弩車,他手底下那些工匠,全都被派了出去教學監督。
但並不給他們詳細講解使用用途,以免圖紙泄露,甚至所有做工的工匠,全都調查三代,登記造冊,有泄密者,殺無赦。
所有的冶鐵所更是奉命打造五十萬把五米半長槍,這對他們不叫事兒,很容易。秦虎這一次就是要利用職權,把張須陀,董純,蘇定方乃至他自己直屬左金吾衛以及驍果軍的裝備,全都打造齊全。
一個月之後,征兵府征集的士兵,陸陸續續就集結到了上京和東都。三萬驍果軍直接就到了上京,其餘大部分都在東都駐紮。
但是各個征兵府所征集的人,除了三萬驍果軍之外,全都缺斤短兩,甚至於人數不到十分之五六。
府兵的兵器戰馬參差不齊,一片混亂。
這還是好的,那些郡兵邊軍,過了一個半月,隻能集結到十分之四五,最後勉勉強強湊了五十萬人,但隻有二十萬人抵達兩京,其餘的人馬,都浩浩蕩蕩的在趕來的路上。有的在半道兒還被叛軍搶劫,來不了了。
有的都逃到深山去了。
但這樣一來,恰好解決了秦虎裝備不齊的問題,他手底下那些東西,七拚八湊,正好能夠把這些人給裝備好,但戰馬實在是沒有,勉強也就把新增的驍果軍給配備好了,其餘的他也解決不了。
但秦虎給皇帝的奏疏之中,將責任推給了虞世基,養馬肯定是來不及了,從私人馬場主手裏買馬也好,從突闕人契丹人手裏買馬也罷,但都需要錢,虞世基不給錢,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結果楊壽一看,算了,就這些人,照樣推平遼東國,有啥算啥吧,也沒給他們兩個人問罪。
七月初,楊壽下令聖駕出發,前往東都,他的意思等到了臨渝關再進行休整,等個把月就會把人頭湊齊了,那時候天氣仍然不十分寒冷,也是打仗的好天氣。
而秦虎和來護兒這一路,將會乘船從黃河向東抵達東萊郡進入大海,隨後沿著海路,直逼平仍城下。
這一路的速度非常快,幾乎是陸路的好幾倍,如果他們真的很能打,那麼不等楊壽抵達雅鹿江,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其實楊壽在國內的速度也不慢,因為他也是走的運河水路,由京城出發五天就抵達了臨渝關,但是士兵逃走了將近一半。
宇文化及等人,每天都在殺逃兵,但根本不管用,那是越殺越多,越殺越多,跟貪吃蛇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