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主意(2 / 3)

如此……楊家這個姑蘇土皇帝他自是要開刀的,不然同先時那個下大獄的姑蘇縣令又有什麼兩樣?

李家兄弟的死確實讓人惋惜,隻是在姑蘇縣令這個位置上來看,李家兄弟的死若是不叫他作一作文章,他就不姓莊了。

小吏一時沒有明白過來,隻是怔了一怔,本能的回道:“他家裏人挺傷心的,村裏人也在哭李家兄弟素日裏幹活也是一把好手,人還挺不錯的,偶爾鄰裏有什麼事,也肯幫忙……”

一席話絮絮叨叨的還未說完便被莊浩然打斷了,他皺眉看著小吏,開口道:“我要問的不是這些,還有別的嗎?”

別的啊……小吏未曾反應過來,隻是大人問話自然是要回話的,是以張了張嘴,本能的回道:“別的……呃,咱們姑蘇地方習俗要在家裏停七日,然後選風水寶地立個碑……”

一席話說的莊浩然險些沒背過氣去,看著眼前這個前任代縣令吳有才口中所言的“最得力”的小吏一時間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先時他特意提前一日來了姑蘇打聽吳有才這個代縣令“靠譜不靠譜”,打聽到這個素有“摸魚”名聲在外的吳有才雖說懶了點,可到了姑蘇也是辦過幾件實事的,還升過幾次堂的。

原本他以為這吳有才隻是懶了點,可從他同楊家周旋的結果來看,人還是聰明的。頗有幾分大智若愚的味道,是以,對他推薦的小吏,他想也不想便用了。

用的結果便是發現這小吏人還不錯,也算勤快,品德沒有什麼問題,可這“得力聰明”四個字卻是真真沒見到。

原本是以為這小吏是一時間換了個上峰,人沒反應過來。如今再看,莊浩然不由懷疑眼前這位就是這麼個人,就連原先以為大智若愚的吳有才,愚他是看到了,大智卻是半點沒見到。

穀牀想通了這一茬之後,莊浩然也不敢再隻是言語提點了,而是認認真真詳盡的問起了小吏。

“我是問李家兄弟如今多大了?娶妻了沒有?可有孩子了?家中父母多大?身體好不好?他們這一去,家裏可有人能挑得起擔子?”莊浩然一一問了起來。

小吏“哦”了一聲,依舊不明所以卻老老實實的回了起來:“老大三十有五,老二三十有三,莊稼人成親早,孩子也生的多。老大留了三個孩子,最大的女娃十一歲,最小的三歲,是個男娃;老二有五個孩子,老大十歲,還有一窩七歲的雙胞胎,同一窩五歲的雙胞胎,家中兩個父母腿腳身子骨不大好,兩人的媳婦也隻是普通的村婦。”

莊浩然聽著小吏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回答著,一直沒有打斷他的話,待到小吏說道“兩人的媳婦也隻是普通的村婦”時,更是下意識的抬眼看向小吏,等他接下來的話。

都提醒到這樣了,這小吏應當能明白他的意思了吧!

哪知小吏說罷這一句,便停了下來,而後認真的看向莊浩然,等莊浩然接下來的問話了。

這木訥到有些傻氣的反應看的莊浩然更是恨不能嘔出一口老血,終於懶得兜圈子了,而是板著臉,頗有幾分絕望的說道:“父母身子不好,李家兄弟這麼一走,老大三個孩子,老二五個孩子怎麼辦?靠兩人的媳婦養麼?”

這……小吏搖了搖頭,唏噓道:“估摸著扛不住的,要改嫁的,便是感情再深,兩人也養不動那麼多孩子。”這一次沒有莊浩然提醒,小吏倒是多說了不少,“這等情況多半如此,便是兩人再舍不得孩子,也隻能改嫁,若是嫁得人好些,可以把孩子帶過去……唔,一般人也養不動那麼幾個孩子,估摸著還是要留給兩個老的……”

該說時不說,不該說時廢話倒是說的多!莊浩然打斷了小吏的話,冷冷道:“所以不能就這麼算了!楊家為尋人搭上了兩條人命,李家兄弟這一走,幾個孩子無人養,難道要活活餓死不成?走!帶本官去那村子上走一趟!”

小吏聽的一愣,下意識的摸了摸腰間的錢袋道:“大人,要準備份子錢麼?這地方的規矩過幾日要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