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趙家軍主將趙琦聽到這裏,忍不住大驚,“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知道陛下不是君子,為帝位會不擇手段。可同異族人勾結,這於他而言又有什麼好處?
“因為奉了密令,仁帝的命令。”魏大老爺說道。
“將在外,君令有所受,有所不受。他彼時在涼州一代帶兵,雖帶的不是趙家軍,可總不至於連拒絕這等荒唐密令的勇氣都沒有吧!”趙琦有些不敢置信,“這於他有什麼好處?除了留有一個汙點之外,什麼都沒有!”
“因為彼時他還不是帶領趙家軍的陛下,他當年初露鋒芒,手頭的兵馬並不是自己的兵馬。”季崇言開口,平靜的說道,“他缺少一個機會。”
一個可以名正言順組建自己兵馬的機會。
而這個機會,彼時被大靖老臣排擠的他,需要仁帝給予這個機會。其中所需的錢財、人力、物力都需要仁帝的支持。
當然,不做這些事也可以有這個機會,看於他而言,太慢了。他想走捷徑,必然要放棄些什麼。
季崇言道:“仁帝願意給他機會,卻也怕他有異心,這件事是仁帝為他製下的把柄,也是他當年不得不為,主動遞出去的把柄。”
勾結異族人、殘害百姓。這於一個明君而言是莫大的汙點。
“我爹知曉這件事,也知曉總有一日陛下會想辦法解決這個汙點,所以不惜以己救駕,換取魏氏族人的性命。”魏大老爺說道,“可即便如此,他仍怕多年之後陛下依舊會對我等不利,所以定下了我阿妹同楊衍的親事,讓我一切聽楊衍做主。”
“所以,你也早知了楊衍的身份?”一旁認真聽著,許久沒有開口的林彥突然開口問道。
魏大老爺搖頭:“我不知道他前朝遺孤這個身份,楊衍當時也隻道他知曉這件事,並且陛下做下這些事的證據他有辦法弄到手,這才是我爹安排這樁親事的目的。為的就是以防萬一,陛下若有朝一日想對我魏家人動手,有證據在手,總好過什麼都不能做來得好。”
可說,這一番安排算是用心良苦了。
“我以為他同那些大靖老臣有些關係,畢竟那些大靖老臣對他很是讚賞,或許因此對他委以重任,把這個把柄交到了楊衍手中。”魏大老爺說到這裏,臉色有些難看,“我以為他隻是個替前朝辦事之人,卻不成想他自己就是那個前朝遺孤。”
此前,他也不知道還有前朝遺孤這種事,更不曾往謀反這方麵想過。在他看來,大靖已經亡了,眼下是大周。得大靖老臣看重的楊衍也隻比一般的臣子多些把柄以及好處罷了。
至於改朝換代什麼的,他想都不敢想。
魏大老爺忍不住唏噓:楊衍的膽子還真大,居然敢謀反!
林彥卻在沉默了半晌之後,突然問他:“陛下勾結異族人之事,僅僅是涼州一地的那幾個小鎮嗎?據我所知,當年所謂的馬匪侵襲之事不止一件,還有不少。遠的不說,長安城外也曾發生過莫名其妙的馬匪侵襲之事。”
被侵襲的是長安城近郊的幾個人口不算少的村莊,也是這般一夜之間屠殺殆盡,帶走了錢財米糧,而後一把火燒了村莊。
這些村莊自也包括富貴人家的莊子,莊中人也無一幸免。
“不少彼時長安城中百姓的親眷都死在了這侵襲之中,我祖母亦有不少相識多年的密友因此死去。”季崇言淡淡的開口,說道,“這也是她總會去城外禮佛的緣由。”
年歲漸長,更是感慨唏噓世道無常。
似安國公夫人這樣的人不在少數,馬匪侵襲之地雖說每一地都鬧的不大,可每一地都有人受害,如此之事……若都與陛下有關的話,那還真是麻煩了!
涼州一地之事鬧出來大不了派兵強行鎮壓,可若每一地都有,必會人心惶惶而動蕩。
為上位謀害親弟,事不關己時尚且會被一些人認作“梟雄”,可若是事關本身,且就發生在身邊,人心惶惶之下,所謂的“梟雄手段”便成了“不擇手段”了。
一個不擇手段的君王,是很難讓人不懼怕的。
。您提供大神漫漫步歸的獨占金枝全文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