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開口的聲音來自蔡鞗,他打量著眼前的嘉王趙楷,這位生於建中靖國元年,也就是公元1101年的皇子,現今不過一十七歲,就已經獲得了大宋朝的狀元。
蔡鞗想了想自己十八歲的年華不過才剛剛開始高考,連那個羨慕的象牙塔都還沒有走進去,彼此一對比,多有感觸。
“罪臣認為,嘉王奪魁之事應當宣告天下,以安民心。自古民間多有揣度皇家學子真才實學,卻少有證明。次次嘉王入考,一舉奪魁,正是向天下百姓展現皇家崢嶸之時,畢竟皇家為大宋第一家,作為百家之主,隻有主強,民才強,正所謂‘兵慫慫一個,將熊熊一窩’,此語話糙理不糙,還望陛下大告天下,舉國同樂。”
蔡鞗地一番話說完,趙楷的身子明顯一顫。
蔡京作為一朝宰執,他明白蔡鞗心中的想法,不過他還有自己地考量,於是出班道:“回陛下,老臣則是有另外一種看法,嘉王殿下能夠以進士第一而冠於天下學子,此為我大宋之喜,也是我大宋之福。然而,我大宋自開國以來,雖然對皇家子弟參與科舉已經少有約束,但卻從未有人涉足。今日嘉王已然成為這狀元郎,本應是普天同樂,然而為了能夠更好的得到天下學子地認可,老臣建議以榜眼王昂為第一,嘉王為第二,此舉方能杜絕坊間閑言碎語,以免造成不良的影響。”
蔡京的想法與蔡鞗的建議相左,這一刻倒是出乎眾臣地意料,不過在這大殿之上,蔡鞗顯然是不占有優勢地,以高俅、王黼等人也紛紛附議,就連周邦彥也站在了蔡京這邊。
趙佶看著台下的眾臣,他明顯是鬆了一口氣:“諸位卿家言之有理,隻是虧待了嘉王!”
趙楷聞言身子又是一顫,不過很快調整了過來:“兒臣謝過陛下不罰之恩,日後定當好生學習,早日為陛下分憂!”
“嘉王大義!”眾人又是一聲附和,顯然能夠這麼快就妥協這個並不公平的做法,顯然是這趙佶與趙楷之間有過探討,趙楷麵對這個結果也隻能接受,畢竟能夠為皇家拉攏天下士人已經算是大功一件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蔡鞗又跳了出來:“罪臣有不同想法,老君昨日夢中曾言:天有九霄,而神霄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長子,主南方,號長生大帝君,陛下是也。既下降於世,其三子號文曲,主東方,攝文首,可為天下先。陛下既然以老君之意,乃是長生大帝君,三子乃嘉王殿下,當為天下學子榜樣。夢中之言,老君所托,雖不盡然,但多以靈驗,若奪嘉王文位氣運,恐惹天道之怒,還請陛下三思。”
趙佶聞言,他不由得打量了一番蔡鞗,隨之看向了蔡京道:“既然如此,三甲之事,朝會之後,老太師、高俅、陸德先等人一同隨朕商討再做定奪,至於嘉王趙楷,功過相抵,遷封荊南、寧江軍節度使,主管江陵、夔州兩地,進封為鄆王,就這樣吧!”
。您提供大神一葉煙塵的人在北宋,從拒做駙馬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