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一些反常舉動(1 / 2)

王部長笑道:“為了讓事情更加連貫,昨天我們又組織了一次清元山軍訓活動。”

“這次的人數有點多,而且都是預備隊員,訓練的範圍也擴大了一些,結果不小心打中了幾隻。”

“這一隻是打傷的,我們本來考慮養好了再送回去,不過,今天上午看了,覺得存活率不高,於是就加以資源利用了。”

他說的是真是假,無從判斷,而且確實是由軍訓引發的,也沒有多大責任。

鄭冠華此時喝了幾口湯,稱讚道:“這個湯確實鮮美。如果能進行人工養殖的話,農民完全可以增收。”

董建峰立馬拍馬屁:“鄭書記時刻記掛著農民。這種動物算是清元山的山珍了,衝著鄭書記的關心,進行試點養殖,應該會成功的。”

王部長同時接話:“就算是人工養殖的不如野生的口感好,但是價格肯定會比豬肉貴,農民肯定可以增收。”

張東峰不以為然,如果這麼容易進行人工養殖的話,附近的山民們早就開始試點了。

之所以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形成產業化、規模化,應該是技術上沒有成熟或者養殖成本太高。

當然,鄭冠華不是從基層鍛煉上來的,也沒有農村的生活經曆,他也隻是想當然地提議一下,大家聽過了就算了,並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

一番吃喝後,王部長提到:“鄭書記,我們江東縣如何執行清退政策?”

武裝部長通常不會關心這方麵的事情,現在居然會詢問此事,說明他的親戚朋友是聘用人員。

鄭冠華倒是沒有隱瞞地說道:“借用人員可以讓他們回原單位去,由於工作崗位還有,問題不大。”

“主要是這些聘用人員的清退,讓我覺得為難。不管什麼原因,這些人都是認真工作的,現在一腳就把人家踢開,太不近人情了。”

“民以食為天,普通老百姓吃飯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我覺得要慎重對待,不能輕易進行清退。”

張東峰知道鄭冠華確實是這麼想的,但他在這裏進行強調,應該還有其它目的。

他應該是想借王部長的口,把自己的這些想法告訴那些聘用人員,自己並不想這樣做,如果真的進行這樣操作了,是上麵文件規定而不得不為之,根本不是出於他的本意。

如此一來,如果紀樂一定推行這個清退政策的話,那麼紀樂就成為了大家痛恨的對象。

看來在仕途上,真的是時時處處要小心,說不定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有人給你設置了陷阱。

為了自身名譽著想,鄭冠華當然會這麼做。

在這個時候,張東峰總不能一直不表態自己的想法,於是他附和道:“製定清退文件的一些人,根本沒有想到老百姓生活的難處,沒有想到基層幹部的苦處,隻會脫離實際地考慮問題。”

“按照鄭書記的意見,我們可以暫緩執行這個清退文件,說是要調查了解清楚具體情況,製定切實有效的清退方案,做到既執行政策又能保持社會和諧、清退人員情緒穩定。”

王部長同樣拍了一個馬屁:“張部長說的很有道理。老百姓聽了肯定很高興。”

鄭冠華對於張東峰能與自己的意見保持一致,心裏當然高興,於是他笑了笑,又一起喝了一點酒。

放下酒杯時,他似乎想到了一個問題:“我們千方百計地發展經濟,有人卻想拖後腿、拆牆腳。”

嗬,怎麼回事?

作為縣委辦公室主任,董建峰是鄭冠華的大管家,他便開始解釋,某個涉農的銀行不聽從縣委的要求,居然把國家下撥的新增貸款全部劃抵原來的欠貸,導致興修水利、農網改造等涉農貸款都停止了。

鄭冠華在江東縣任職多年,已經是江東縣真正的一把手,是真正位高權重的老大,對於這家銀行居然不聽招呼,不把他放在眼裏,當然在心裏感到非常憤怒。

王部長同樣氣憤地說道:“我們可以用縣委縣府的名義找市分行進行交涉。”

董建峰搖了搖頭:“我已經去找過了市分行的領導,他們說,縣支行有支行的任務,而且擁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職責與權利,他們不方便進行幹預。”

對於這件事情,張東峰心裏覺得驚訝,這種貸款與發展農村經濟的事情,應該是歐陽明輝和鍾世明的事情,鄭冠華瞎摻和幹嘛,難道他想縣委縣府工作一把抓?

不過,這不僅不可能,而且毫無意思。

不知道鄭冠華想幹嗎,張東峰便不能亂出主意。

他不出主意,不代表其它人不會出主意。

王部長一邊與鄭冠華碰杯一邊提議:“我們可以啟動那家銀行所在道路的管網建設,比如電力管道、自來水管道,比如排汙管道等。當然也可以順便提升一下這條道路的等級,全部挖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