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吃喝的學問(1 / 2)

給李林靖出這個主意的是歐陽明輝。

歐陽明輝當時倒是想通過原先自己在京城環保單位的關係,為此事提供有效幫助,不過,李林靖和具體進行操辦的人卻把事情搞走樣了。

李林靖讓海天市中天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儲開山把方案做出來,再通過歐陽明輝協調京城環科院給他們提供資質。

在進行招標前,李林靖就已經安排儲開山去采購這些材料,就是想讓他接手這個項目。

在日湖汙染治理過程中上馬“柔性圍隔”項目,將一些監測點的水質降下來,為了應付檢查,李林靖和儲開山、歐陽明輝還邀請專家技術團隊,為造假工程進行“科學論證”,尋找理論支撐點,從而論證這個項目能否起到弄虛作假的最優效果。

當然,張東峰認為這肯定不是簡單的投機造假行為,而是一些領導幹部、商人老板、專家學者、掮客等,圍繞一個“利”字,以利益為紐帶,以暗規則為鏈條,形成利益團夥。

他們相互掩護,權力、金錢、技術之間相互滲透,把魔爪伸向國有資金和重大項目,致使“日湖汙染之痛、日湖治理之殤”。

看來反腐敗沒有盲區,張東峰認為領導幹部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忠誠履職、廉潔從政。

李林靖不是把手中的權力用來為人民服務,反而心存僥幸、背離了職責擔當,在權力、金錢的交織中迷失自我,栽了跟頭,掉進了深淵。

這真是印證了張東峰當初的猜測,上級調離梅武傑,換來孟奇波,確實是打算在暗中調查李林靖。

科學本身是把雙刃劍,用錯了地方就是致命性錯誤。

李林靖為了私利,把專業精神和科學素養用錯了地方,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帶偏了一批專家,最終也毀了自己。

這個問題查處的難度在於,當初確實使用了一些技術精準地、精細地進行謀劃,一定數量、一定身份的專家學者提供專業支撐。

在日湖柔性圍隔建設當中,肯定有貪腐行為在作祟。因為收受了不法商人的好處,長期被這些商人給予的紅包、禮金誘惑,李林靖便把這項巨額投資的項目交給並不具備資質的公司承建。

張東峰明白一些商人和老板向手握權力的官員“拋媚眼”,行極盡拉攏之能事,“無利不起早”,無非是看中了其手中的權力,妄圖通過“傍權力”謀取更大的利益。他們賄賂官員獲得工程項目,“調度”所謂專家學者大發不義之財,賺“黑心錢”。

儲開山後來交待:“我聽說日湖要搞一個‘柔性圍隔’,好像是李市長在聯係環保廳申請資金。”

“我認識李林靖好多年了,平時過年過節也會給他送點紅包,有時也請托過他,當時的想法就是,我要拿下這個項目。”

儲開山自己也承認平時把許多時間和精力放在搭建關係和領導吃吃喝喝這些方麵,溜須拍馬、迎合領導的各種需求。

在這個項目中,有一批領導幹部抵抗不住金錢的腐蝕性、滲透性、綁架性,在形形色色、長期耐心的“關懷”麵前,警惕漸漸放鬆了,思想明顯鬆懈了,最終被拋撒的“誘餌”“獵而食之”。

此外,還有一些專家學者打著科學研究的旗號,出賣知識和人品,在日湖這個治理項目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

這些專家學者放棄了自己作為一個專家應該有的公平公正原則,一味滿足了老板的利益和自己所獲得的一點蠅頭小利,但是對國家的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為此,儲開山有些不屑地說道:“所謂的專家我覺得無非更多的是在利益麵前,誰給的利益多,他就幫誰說話。在許多係統裏,偽專家、偽科學泛濫。”

張東峰與鄭冠華在一起談論此事時,後者說道:“儲開山作為商人,肯定是謀取商業利益最大化,更多地想承接這方麵的項目,肯定是蓄謀已久。”

張東峰本來不想多說什麼,隻是他考慮到鄭冠華近期有些反常舉動,為了提醒他,他便就事論事地說道:“‘親’則兩利、‘清’則相安,如何處理好政商關係,這是每一名領導幹部必須回答的問題,而且是必須回答好的問題。”

“既不能‘勾肩搭背’親熱不分,也不能搞‘談商色變’清而不為,以‘親’來密切政商關係,用‘清’來規範政商關係,推動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政商關係,也是人心所期待。”

“其實上,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強,商人為了迎合某些領導或者某些特定的利益,去送紅包、去迎合行業裏的暗規則、行賄等,最終還是一場空。”

鄭冠華能不能聽進去,隻能是他自己來選擇了,張東峰不能說的這麼明顯。

這天,剛上班,縣委辦公室副主任郭軍過來找張東峰,說是邀請了幾個人,大家在下班後一起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