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峰心想,李小華能夠主動提出離開組織部,到喜歡的崗位,還可以騰出一個局來安排其他縣委常委提名的預備人選,幫了他一個大忙。
張東峰對於李小華的主動離開,不能表現的過於無情,便說道:“李部長,既然你想擔任政法委副書記,明天我跟鄭書記反映一下,盡量爭取由你主持政法委的日常工作。”
李小華達到了目的,千般感謝地掛了電話。
張東峰鬆了一口氣,心想,他最擔心的就是李小華不同意離開組織部,和他爭執起來,就會影響他的威信。
沒想到他左思右想都不妥當的事情,竟然輕易地迎刃而解,張東峰立即充滿了信心,決定安排趙成剛擔任民政局長,心想,要做大事有大作為,必須要有鐵腕,優柔寡斷不僅被人瞧不起,還有可能葬送大好的前程。
事前對來自各方的阻力有了一些估計,沒想到來自上麵的阻力比預想的更大。
第二天,張東峰一走進辦公室,秘書林敏說道:“張部長,鄭書記請你過去一趟。”
張東峰走進去,鄭冠華正陰著一張黑臉在收揀東西。
看見張東峰進來,他氣呼呼地說道:“誰把消息通得這麼快,我們昨晚剛討論了草案,今天早上我已經接到了五個電話,都是市局的領導要求縣局的局長進行留任,財政局長還說如果不讓孫迪局長留任,以後對江東縣的財政就放手不管了,真是豈有此理!”
張東峰淡然地勸說:“鄭書記,某地要發生地震,老鼠會提前感知,從洞裏跳出來逃生。我們這些局長也是屬鼠的,隻要發生危及崗位的變化,不需要通氣,他們也會提前感知。”
鄭冠華笑罵一句:“我不相信換一個局長就會變天。”
張東峰接著說道:“有些人總把下屬單位看成自己管理的地盤,搞家天下。”
鄭冠華回應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都是一紙幹部,組織叫上哪就上哪,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不明白這個理?”
張東峰臉色平靜地說道:“鄭書記,這背後可能有一些複雜的原因,但不能因為來自上麵的阻力,就影響機構改革的工作大局。”
鄭冠華已經整好東西,便在辦公椅上坐下,點燃一支煙抽了起來:“頂不起、躲得起,我帶一個組上清元山,到山上躲一個星期,等我們考察下來,就召開常委會定下來,這邊的事情你和歐陽縣長多費一點心,我手機關機,有事打清江鎮的電話進行聯係。”
鄭冠華想了想,繼續說道為:“在外人看來,好像人事安排是書記說了算,你現在知道了吧,人事安排是各種力量博弈的結果。”
“當各種力量在相互攪動,攪起一團渾水時,就有可能把書記和組織部長推上風頭浪尖,一個合格的組織部長要能夠平衡各種力量,最終形成一種和諧的局麵,這是最高境界。”
“這一次情況不一樣,許多老幹部必須退下來,又非心甘情願,矛盾在所難免,你要有心理準備。”
張東峰點了點頭說道:“鄭書記,機構改革三定方案怎麼辦?”
鄭冠華愣了一下,接著說道:“這個事情幾個書記議過了,縣裏有編製委員會,讓歐陽明輝召開一個編製委員會全體會議,通過後下個文。”
張東峰提醒:“鄭書記,這麼重大的事情最好經過常委會研究通過。”
鄭冠華擺了擺手:“決策是需要承擔風險的,特別是人事改革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讓縣編製委員會給我們分擔一點壓力吧。”
張東峰恍然大悟,為鄭冠華的老謀深算所折服。
回到辦公室,趙成剛進來請示:“張部長,先從鄉鎮開始還是先從部門開始?”
他現在不得不小心,主要是他他猜到縣委準備把他調離縣委組織部副部長、人事局長的崗位,又不知未來的具體崗位,心裏頗想探問,又不好開口詢問,隻得玩耗子與貓的遊戲,像打獵一樣,從外往裏圍。
張東峰裝出信任的樣子,把添加了人員的考察對象名單遞給他,說:“叫幹部二科輸出來,隻給考察組長、副組長手裏掌握。”
趙成剛接過名單走出去,張東峰此時再看他厚實的背,覺得有幾分孱弱,目光回到桌上的機構改革方案時,他不由得一聲感歎,麵對艱難的人生和複雜的世事,每一個生命都像弱柳一般經不起幾番折騰。
張東峰估算機構改革分流的幹部安排和自己中意的預備人選,在機構改革方案上動筆修改了一兩個地方。
人們常說因事設崗,其實上,在擬訂方案時,並不排除為了某些人臨時調整一些職數,或變通某些任職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