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暗中修正規則(1 / 2)

雖然縣委對市委幹部考察組在江東縣的考察作了精心準備,不過,這個惡性爆炸案件還是改變了市委的意見,暫時停止了對江東縣幹部的任用。

張東峰便失去了一次晉升的機會,對此他也沒有什麼辦法,隻好過段時間再說。

省委黨校開設了縣級組織部長短期培訓班,為期一星期,張東峰覺得可以趁機休息幾天。

隻是,才過了二天,葉超便親自跑到省城來找他。

張東峰不方便離開黨校,也不方便帶葉超去黨校裏麵,便就在門房附近找了一個地方坐下來說事。

張東峰疑惑地問道:“葉科,有什麼事情急成這樣?”

葉超為難地說道:“張部長,我從鄭書記那裏接手了一個艱難的任務,需要得到您的指示。”

張東峰笑道:“葉科,鄭書記的指示要堅決執行,我已經強調過多次了。同一件事情不需要得到兩個領導的指示,特別是縣委書記下指示後。”

葉超因為著急麵紅耳赤,顯得有些語無倫次:“張部長,我,不是執行,是執行不了。”

張東峰更加覺得疑惑:“組織工作隻要正道直行,有什麼執行不了的?”

葉超歎了一口氣:“張部長,問題就在於不是正道。”

哦?!不是正道操作,如果操作不好,確實很容易出現問題。

張東峰勸道:“葉科,別急,慢慢說。”

原來事關縣委組織部第一次主持公開招考副職領導幹部,葉超把公開招考的情況介紹後,歎了一口氣:“鄭書記看過筆試分數,欽點了幾個入圍者,要求我一定想辦法保證這幾個人在以後的麵試和考察中順利過關,這不是等於要點名提拔這幾個人嗎?”

公開招考的原則就是公開、公平、公正,書記橫插一杠,點名要求保證哪幾個入圍,完全違背了公開招考的原則,難怪葉超覺得為難,無法處理。

對於這樣具體的事情,張東峰不好作具體的指示。要求葉超執行鄭書記的指示,等於出賣了原則和良心,同時容易給葉超落下把柄。

要求不執行鄭書記的指示,等於自已和鄭書記唱對台戲,目前張東峰既沒有這個權力,也沒有這個實力。

歐陽海燕說得對,個人要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要能夠正道直行,還真得站在一定的位置上才能實現。

機構改革實施後,鄭冠華在江東縣的威望大增,他更加獨斷專行,越來越不把班子其它成員放在眼裏。

在江東縣的每一個領域和行業,他都插足具體的事情,都要求體現了作為書記的色彩和意誌。

從公開招考欽點入圍者來看,鄭冠華在專橫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張東峰第一次覺得自已與鄭冠華不能為伍了,決定找個機會調走。

不過,張東峰還得先解決葉超的問題。

張東峰問道:“葉科,準備怎麼落實鄭書記的指示?”

葉超麵露難色:“張部長,我沒辦法落實,所以向您來請示。”

張東峰苦笑道:“鄭書記指示你,沒有指示我。”

葉超明顯一驚,賭氣地說道:“那我隻好辭職不幹了。”

“葉科,你撂挑子,後麵想挑的人多的是。”張東峰勸說道,問題是你把工作看得太神聖了,工作實際上是一個技術性的活路,實現鄭書記的意圖也是個技術性的問題。

葉超眼睛放亮:“張部長,這幾個人雖說筆試成績不高,但選手的分數懸殊不大,麵試過關也不是不可能。”

“七個評委當中,隻要做通其中三個評委的工作,讓他們打分時一致。這樣的話,打低分時隻去掉一個最低分,還有兩個最低分;同時打高分時,去掉一個最高分,還有兩個最高分,完全可以左右麵試分數,把書記欽點的人拉上來。”

張東峰聽了,心裏大吃了一驚,葉超其實非常精明。

許多人會用老實來掩蓋著機巧和精心。

葉超如果有機會和條件的話,他又何曾願意屈居人下?

一個人甘願屈居人下一般是在兩種條件下。

其一是自己的政治閱曆還不深,需要傍依一棵大樹,以便養精蓄銳,待機而動。

其二是所傍依者確實比自己實力更強、更為出色,不得不屈從。

葉超已經有了執行任務的考慮,特地前來向他進行請示,隻不過是想從他這裏獲得支持、獲得信心而已。

想到這些,張東峰覺得自已更沒有必要給葉超什麼指示了,淡然地說道:“你隻是執行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