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峰問道:“王主任,我們總得讓能幹活的人得到上級組織的認可,享受到應有的待遇,是吧。”
王誌強激動地回應道:“張縣長,我擔任辦公室主任都六年多了。在第三年,我就找過縣長,縣長說我還年輕,以後再考慮。”
“到了李縣長這裏。李縣長說辦公室的事情離不開我,總得幫我一陣子,到時候給我想辦法,隻是到了李縣長晉升離開了,也沒有幫我進行安排。哎……”
張東峰知道王誌強在想什麼,不再多言,起身說道:“王主任,我知道了。走吧!”
接待完省中小企業局陳局長,張東峰頭已經有些暈,照例步行回古林縣招待所。剛到招待所門口,正要進去,隻聽後麵一個人喊道:“張縣長……”
張東峰停下,轉身後愣了一下,覺得有些麵熟,但就是叫不上名字。
那個年輕人也看出張東峰不記得他了,於是自我介紹道:“張縣長,我是趙玉台,是盧書記……”
張東峰便笑道:“趙鎮長!這麼晚了,你在等人?”33小說網
趙玉台彎著腰說道:“張縣長,我等您!”
說到盧道林,張東峰就知道趙玉台想來幹什麼,便笑著說道:“走,到房間裏說話。”
來到房間裏坐下,張東峰給趙玉台倒茶,後者利索地上前從張東峰手裏接過茶杯,“張縣長,您坐,我來。”他說著先放下茶杯,把張東峰的茶杯倒滿了水,然後又給自己倒。
張東峰坐在沙發上問道:“趙鎮長在明寧鎮幹了幾年?”
趙玉台正端著杯子過來,一聽張東峰發問,手有些發抖,回應道:“副鎮長幹了三年。”
副鎮長已經做了三年,確定到了可以提拔的時候,現在趙玉台來找張東峰,目的非常清楚。
張東峰說道:“我上次去明寧鎮調研,記得你們那個鎮這些年發展得不錯!”
“是的,這些年礦山企業不斷增多,也帶動了農民增收的路子。我們鼓勵農民轉變種植結構,現在家家都有溫棚,月月都有收入,農民的確富裕了不少……”趙玉台一說起工作來,先前的緊張便變成了一種自豪,如數家珍般地給張東峰講了起來。
張東峰聽著,僅從趙玉台心裏記的這些賬,就能看出這是一個稱職的副鎮長。
他上次去一些鄉鎮調研,有些鎮長照著講稿彙報工作,居然還會把某些數據念錯。可見他們心裏根本就沒譜,秘書寫成什麼他就念成什麼。
不過,張東峰轉念一想,也許趙玉台就是為了今晚在他麵前留個好印象,可能在家裏早就提前將準備好的稿子背了下來,完全有備而來。
這段時間,張東峰趁葉元秋不在,抽空到沒去過的幾個鄉鎮轉了一圈,記住了很多富有特色的東西,也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此時,他雖然沒翻筆記本,但對明寧鎮的調研情況仍然熟記在心。
明寧鎮因煤礦事故給他的印象實在太深,所以對明寧鎮的很多情況他都記在了心裏。
看到趙玉台的表現,張東峰便打斷他的話:“聽說明寧鎮葡萄種植規模很大,但出現了瓶頸問題,是不是現在影響到了老百姓的種植積極性?”
趙玉台一臉驚愕,愣了一會兒,說道:“張縣長,你來古林縣這麼短時間,居然把我們一個鎮裏存在的問題都給抓住了。”
張東峰笑了笑,扔給趙玉台一支煙,自己點了起來:“說說你的想法。”
趙玉台把煙夾在指縫裏,並沒有點上,繼續說道:“張縣長,瓶頸問題,目前已經有了解決方向,準確地說是上周已經有了初步意向。”
張東峰眼前一亮,特別想聽聽他們是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
“張縣長,過去,明寧鎮農民種的葡萄都是賣到本地市場,現在種植規模擴大後,本地市場已經飽和,外地市場需求量又太小,葡萄就開始跌價。”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走訪了外市一些葡萄種植大縣,受到了啟發。我們打算在明寧鎮創辦一家葡萄深加工企業,這樣,我們的葡萄就不愁銷不出去。”
“上周,廣省妙好酒業集團已經來明寧鎮考察過了,投資的初步意向已經達成,等到酒廠投產後,還將開發其他附產品。”
“這是好事啊!”張東峰說道,“我怎麼沒聽說。”
“現在明寧鎮正在著手準備材料,還沒有報上來。”趙玉台笑道,“張縣長,此事還是京城的某位大佬從中牽線,否則的話,一家省級集團,怎麼會跑到一個鄉鎮來辦廠?”
張東峰一聽京城的大佬,便聯想起葉書記擔憂的事情,於是便問道:“究竟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