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離開後,張東峰覺得不論以往是非,也許是一種解決過去存在那些矛盾的辦法。
不過,為了駕馭全局工作需要,張東峰必須更多地了解以前班子成員的情況。
考慮了一會兒,他便打電話約副縣長徐東過來談話。
下午一上班,徐東準時來到張東峰的辦公室。
除了張東峰,徐東是開元縣第二年輕的常委,隻有三十三歲。
徐東衣著講究,理著平頭,顯得十分精神。33小說網
因為是第一次和張東峰打交道,徐東稍稍收斂些張揚的個性,卻也表現的不卑不亢。
張東峰開門見山地說道:“徐縣長,我剛來,不了解情況,找你來是想了解一下開元的情況,隨便談談。”
徐東爽快地說道:“張書記,你隨便問,我肯定回答。”
張東峰首先詢問了徐東分管的工作,徐東一一進行了回答。
隻見思路清楚、條理分明,表述簡捷、數字精確,張東峰感到滿意。
接著,張東峰問起原來班子的情況。
徐東直截了當地說道:“以前班子不團結主要責任在一把手,吳天明根本就沒有駕馭改革開放複雜局麵的能力,思想僵化,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
“自己不會幹,還不讓別人幹,這種平庸之輩在這樣的位置上對開元縣來說是個禍害,早就應該趕他下台。”
“說實話,我最看不起他,帶頭反對他。如果說因此影響了班子成員的團結,我有一定的責任。”
“平心而論,不是我鬧不團結,是他沒有能力團結大家一起工作……”
徐東曆數吳天明的種種不是和工作失誤,把他說得一無是處。
停了停,喝了一口水,徐東繼續說道:“什麼叫不團結?現在隻要有人對一把手有意見就叫不團結,一把手的意見就是組織意見,這是什麼邏輯?”
“團結不團結要具體分析,不能各打五十大板。我覺得陳立豪和吳天明之間的矛盾不是個人的恩怨,而是對工作的不同看法、不同意見。”
“吳天明思想僵化,失去多數班子成員的支持就是最好的說明。我對上級領導對陳縣長的批評就是不服氣。”
“什麼叫拉幫結派?大多數班子成員支持就叫拉幫結派?反正是不團結了,有理也說不清……”
“一個班子的班長,必須有能力、有魄力、有魅力,吳天明他一條也沒有,而且氣量狹小,做事拖拖拉拉、做人窩窩囊囊。”
“張書記,說實話,我是真看不起他,想尊重他都尊重不起來,這種人不知怎麼能到這個位置?”
看著心直口快的徐東,張東峰心想後者幹起工作也是非常幹脆利落。
在接到張東峰的約談電話後,徐東專門找陳立豪商量過。
陳立豪的意見是讓徐東收斂點,先看看張東峰的意圖再做打算。
如果張東峰的意圖是整頓班子成員,進行組織調整,那就不進行配合,大不了調離,到別的地方工作。
如果張東峰依重他們,陳立豪覺得就積極配合工作,取得信任。
徐東是個敢說敢做的人,他看到張東峰態度謙和,對自己所談帶有幾分讚賞的態度,說話也就更大膽了。
徐東接著說道:“張書記,我和陳縣長是朋友,有人說我是陳縣長的小兄弟,是小兄弟怎麼了?沒有規定領導幹部之間不能交朋友吧?”
“個人關係有親有疏這不是很正常的嗎?有的人就拿這個問題來做文章,把個人感情和工作搞在一起,無非是要送給陳縣長拉幫結派的帽子。”
徐東坦言和陳立豪的關係,張東峰倒是感到前者做人的敞亮和達觀。
張東峰笑著說道:“所謂誌同道合,說的不就是一派嗎?但是,工作不能以人劃線,是非曲直自有公理。”
“上屆班子成員的問題,我無權說長道短,也不想論是論非。我找你隻是想了解具體的情況,團結大家更好地開展工作。”
“你和陳縣長是朋友,我們也可以成為朋友。”
張東峰和這些班子成員談話並不僅限於了解原來開元縣委班子成員之間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談話了解每一個班子成員。
從一個人的談吐,到對問題的看法,可以大致看出一個人的能力和品性。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張東峰先後找其他幾個常委談話,最終對每一位班子成員有了一個初步印象。
班子成員畢竟是選拔出來的,總的來說素質還不錯的。
給張東峰留下最差印象的是宣傳部長沈純。
沈純長的胖乎乎,圓圓的臉上永遠是似笑非笑的表情,憨態可掬。
張東峰詢問開元縣宣傳思想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