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陳立豪晉升了(1 / 2)

在車裏,張東峰說道:“方解,開元縣扶貧工作報告我看了,寫得真不錯。文章點麵結合,生動具體,有的地方很感人!”

陳立豪笑道:“方解是平陽市三大筆杆子之一,親自動手寫的文章還能差了?”

方解謙虛道:“這是陳縣長把這項工作抓得實、抓得好,我不過是寫了一篇總結報告而已。”

陳立豪心裏當然受用,笑道:“現在是會幹的不如會說的。好的經驗不總結出來也是沒人知道。”

張東峰接話道:“扶貧工作能結出這麼大的桃子並不容易。有嫁接的、也有施肥的、澆水的、治蟲的。”

“主要工作是基層幹部做的,受益的是老百姓。省領導表揚了我們開元縣的扶貧工作,決定在開元縣召開全省扶貧工作現場會,說實在的,我心裏是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開元縣是沿海縣市,也是我們省比較發達的地區,扶貧工作卻成了典型,作為地方的主要領導我能高興嗎?”

“這說明我們的經濟還不發達,很多方麵還很落後。當然扶貧工作還是要做,而且要做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大力發展經濟,經濟發展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33小說網

“我希望這是最後一次在開元縣召開扶貧現場會,我不希望開元縣再出現一大堆扶貧的典型。”

“當然,我再次聲明我沒有否定扶貧工作的意思,現階段扶貧工作還要繼續做好。”

這些話張東峰和陳立豪私下說過,陳立豪倒是沒有什麼反感。

不過,方解對於張東峰剛才所說的話感到非常反感,張東峰這是什麼意思?

說來說去,不就是不該把開元縣扶貧典型總結宣傳出去?我親自動手撰寫了扶貧總結報告,讓開元縣成為全省扶貧工作的先進典型,為開元縣爭得了榮譽,省裏主要領導都表揚了,你臉上也有光!你也有功勞!

你居然還不滿意!得了便宜還罵娘,這是什麼事!扶貧工作和發展經濟本身並不矛盾,張東峰到底懂不懂?!

麵包車在山區公路上行駛。

有的路段十分陡峭,麵包車在陡坡上爬行,發動機吼著,整個車身都在發抖。

有的路段十分顛簸,車裏坐著的人多次被顛了起來。

有的路段十分狹窄,遇到兩車相遇,一輛車要在稍寬點的地段等候,等對麵的車過去後才能上路。

有的路段十分險峻,一麵是絕壁、一麵是深穀,萬一翻車下去絕無生還的可能。就是這樣的路,還是山裏人出工、山外人出錢,用了三年的時間才修成。

張東峰望著窗外,怎麼才能讓山區的老百姓脫貧致富?

從全省的經濟情況來看,開元縣還算是經濟比較發達的。

開元縣有海灘、有港口,交通便利,人均收入在全省各縣排名也是比較靠前。

隻是,開元縣山區的幾個鄉鎮還是比較窮的,受山區自然條件的限製,加上山裏人思想觀念的落後,山區農民的人均收入還不到開元縣沿海和平原地區農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存在著極大的發展不平衡。

這些年來,開元縣想了不少辦法來提高山區農民的生活水平。

送科技、栽果樹、調整產業結構、城鄉對口支援、幫助山區修路、扶貧、送項目進山……

隻是山區經濟發展還是不快,群眾生活水平和沿海平原地區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還有拉大的趨勢。

張東峰心裏清楚,就憑著這幾年來,開元縣為山區做了這麼多的事情,全省扶貧典型和扶貧先進縣確實當之無愧。

陳立豪主抓山區經濟所付出的辛勞有目共睹。

張東峰親曆現場後,明白生存環境惡劣、人口密集的山區僅靠扶貧是不可能完全擺脫貧困。

一部分人因為得到扶貧救助暫時脫困,一部分人又會重新陷入貧困。

更可怕的是,一些長期無法脫困的人越來越多地依靠救濟,成了靠救濟為生的懶漢群落。

張東峰一邊看一邊想,這裏真是出扶貧典型的好地方。

最好的房子是學校,對比山石壘砌破舊不堪的村舍,這裏的許多學校都是用水泥紅磚構建的三層教學樓,一看便知這是援建的扶貧項目。

在村裏走一走,不經意間你就會發現這裏的大人和孩子身上的衣服式樣和幾年前城裏人穿的十分相近。

一個滿臉溝壑的老農走來,你會發現他身上穿著一件舊的毛料西裝。

一位中年大嫂腳上卻穿著一雙曾時髦過的白色舊皮鞋。

一個光腳跑過的山裏孩子,身上穿著一件做工精細鑲著荷葉花邊的連衣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