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侯府之危(2 / 3)

“父親。”即便已經睡下了,可聽到鎮邊侯的傳喚,不單單世子,包括下麵兩個弟弟,還有四個成年的孫子都紛紛穿了衣服趕來了正院。

“都坐下吧。”看著器宇軒昂的小輩們,鎮邊侯抬手示意眾人坐下來,這才把張依依被抓下獄的消息說了出來。

“打狗還要看主人,湛非魚也未免太張狂了!”年輕氣盛的祝三麵容猙獰,煞氣十足的開口:“祖父,不過是個黃毛丫頭而已,隴右道每年死在蠻夷探子手裏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

相對於三堂弟的莽撞和衝動,而立之年的鎮邊侯嫡長孫祝晟,字崢嶸不急不緩的開口:“正是因為打狗要看主人,湛非魚不足為懼,可她背後卻是顧輕舟,更不用說她和禁龍衛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鎮邊侯府的嫡子嫡孫們即便在隴右道可以橫著走,當聽到禁龍衛三個字時也都變了臉色,即便是狂妄不可一世的祝三公子表情也難看了幾分,殺了湛非魚容易,可後續帶來的麻煩卻是鎮邊侯府承受不起的。

“祖父,聖上有意起複楊家,為的就是鹽稅。我們侯府本就處於最艱難的時期,若是此時得罪了顧學士和禁龍衛,那就是雪上加霜。”祝崢嶸這話卻是從大局考慮,忍一時之氣,為的是鎮邊侯府的長遠考慮。

“崢嶸你言之有理,可你想過沒有,這一個坎如果過不去,等待我們侯府的將是抄家滅門的結局,什麼大局考慮、長遠謀劃都是廢話。”身為鎮邊侯的次子,祝老二嫉妒身為世子的大哥,自然也看不慣嫡長孫的祝崢嶸。

祝老二此話一出,書房裏氣氛瞬間緊繃起來,即便是端坐在主位的鎮邊侯麵色也不好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當年楊家的結局似乎就是不久之後的鎮邊侯府祝家。

祝三公子憋的難受,忍不住的抱怨起來,“當年我就說用雷霆手段收攏兵權,若是我們祝家兵權在手,今日又怎麼會如此被動?”

“那隻會死的更快!”祝老三是個讀書人,言辭刻薄,但卻言之有理。

聖上文韜武略,也曾禦駕親征過,裕親王身為聖上的親叔叔,不也把兵權雙手奉上,最後成了京中閑王。

鎮邊侯當年和仁安郡主成親,可仁安郡主在聖上未登大寶之前,投靠的可是二皇子,聖上沒有收拾鎮邊侯府,一來是因為仁安郡主是女流之輩,也姓殷,身上流著皇室的血。

二來是聖上需要利用鎮邊侯府來掣肘楊家,尤其是後來楊家以通敵叛國的罪名被下大獄,聖上扶持鎮邊侯府也隻是為了暫時穩定邊關,等局勢穩定下來後,西北七衛的將領可都是聖上派來的心腹。

鎮邊侯府但凡敢動作大一點,聖上收拾起來絕對不會心慈手軟,所以鎮邊侯隻能緩緩而圖之,畢竟隴右道遠離京城,俗話說的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鎮邊侯打算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不斷的蠶食隴右道的兵權。

可惜八年的時間過去了,收效甚微,本來再來一個八年,說不定侯府就能成功了,誰知道湛非魚弄了新的製鹽法,導致鹽稅即將變革,聖上為了牢牢掌控鹽稅,不得不重新起複楊家,鎮邊侯府的處境不但尷尬而且危險。

“父親。”世子已經年過半百,他五官酷似鎮邊侯,劍眉之下一雙虎目銳利如芒,半點不顯老態,比起軍中那些年輕將軍更為威武。

世子一開口,不說四個小輩,祝老二和祝老三兩個弟弟也都坐直了身體,鎮邊侯對長子看重,不僅僅是因為年紀,更因為世子的氣度胸襟和謀略能力。

“聖上起複楊家,不僅僅是鹽稅,也是因為聖上日漸老去,終究有一日要立儲,八年的時間聖上都不能牢牢掌控隴右道的兵權,那等太子甚至新皇登基,隴右道就是最不安定的因素,聖上此舉不過是借著鹽稅來施恩楊家,確保隴右道的安穩。”

不得不說世子即便遠離京城,在揣測聖意這一塊遠遠強過在場的其他人,甚至是鎮邊侯。

隴右道屯兵將近三十萬,七衛一共有二十萬大軍,一旦楊家有了犯上作亂的心思,即便撼動不了大慶朝的根基,可整個隴右道還有和隴右道接壤的東關道、中關道、甚至黔中道、山南道都會受到影響。

“楊家都沒落了八年,那些人都是種了楊家的蠱嗎?一個個死心塌地的!”祝三公子忿恨不平的一拳頭砸在桌上,楊家舊部的忠心讓他恨的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聖上都收攏不了這些人,更不用說太子或者日後的新皇,所以聖上先一步施恩,起複楊家,讓楊家重新掌管兵權,日後新皇登基,隴右道必定是安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