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沒有碗(1 / 2)

冀州城東,平山縣,杜牧之早早醒來,簡單梳洗之後離開了家。

在長安城科舉失利之後,杜牧之便回到了家鄉,成了一名鄉間的私塾先生。

與尋常的私塾不同,杜牧之所在的學堂,不是教導一家一姓的“私學”,而是他私人創辦的“義學”。

義學隻為傳道授業解惑,通常是免費教導學童。

開辦義學的先生,通常家境或者財力都還不錯。

但杜牧之是個例外。

杜牧之身無餘財,家中也異常清貧,所以開辦“義學”的三個月來,杜牧之一直在勉力支撐。

好在那些學童的父母雖然同樣貧困,但對杜牧之十分尊敬,還經常讓學童們帶些米麵菜蔬過來,權且當做孩童們的學費。www.x33xs.com

杜牧之也是個秒人,他收了這些食材之後,便每天中午在義學邊上的小廚房生火做飯,供給這些學童的午餐。

今日天氣陰雨潮濕,杜牧之還是和往日一樣,快到中午時,便去小廚房裏生火做飯。

杜牧之挽著破舊長袍的下擺,蹲在灶膛前,總算點著了火,然後淘米下鍋,準備做一鍋米粥,給義學中的十幾個孩子食用。

生火做飯的過程中,學堂中朗朗讀書聲傳來,讓杜牧之的心情頗為舒暢。

站在屋簷下的杜牧之輕聲念道:“雲中亂拍旭山舞,風過小鎮讀書聲。”

杜牧之隨口做了這句詩,他覺得有幾分不妥,便陷入了沉默。

可是便在這時,一個帶著笑意的聲音說道:“杜牧之,你這愛管閑事的家夥,安旭山跳個舞,你也要作詩諷刺幾句!”

杜牧之嚇了一跳,他的心猛然懸了起來。

所謂旭山舞,是如今許多人在恥笑的事情。

安旭山進京麵聖,居然扭動著三百多斤的身軀,在殿宇中翩然起舞,阿諛奉承的醜態讓很多人為之不齒。

所以,眼下“旭山舞”這個詞,是專門諷刺安旭山的。

杜牧之隨口做了這麼一句詩,不知不覺就用上了“旭山舞”這三個字。

結果,詩句剛出口,就被人給偷聽了去!

杜牧之的心,頓時涼了半截。

冀州距離範陽很近,要是讓安旭山的爪牙知道了這句詩,恐怕杜牧之會有殺身之禍。

膽戰心驚的杜牧之站在屋簷下,然後看到兩個年輕人從茅屋後麵繞了出來。

年長一些的那個人錦衣華服、神情高傲,杜牧之完全沒見過。

而年輕的那個公子,杜牧之卻是印象深刻。

是明嶽,在長安城與杜牧之有過數麵之緣的明嶽。

杜牧之向明嶽拱手見禮。

明嶽微笑著回了一禮,而李擴卻沒注意那麼多。

如今的李擴,全都被義學裏麵的孩童給吸引了。

這所義學,是這些學童的父母出力搭建的。

木板加黃泥搭建的房屋,雖然冬暖夏涼,但外表看起來著實寒酸。

學童們坐在木板拚湊裝訂的書桌前,每人麵前都放著個沙盤,旁邊有一根根樹枝作為毛筆。

這情形,李擴一看就知道,孩童們是在用沙盤和樹枝當做紙筆,跟著杜牧之讀書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