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嶽已經提前北上了。
李擴的小心思,明嶽自然是清楚的。
聽說了前線的敗報之後,明嶽便自行出發了。
同行的有洛雪,還有程海等一些北伐老卒。
一行三百多人,日夜兼程的北上。
沿著官道前進,陸續有小股的潰兵被收攏起來。
到了通州的時候,明嶽和程海身邊已經有了兩千多人。
人數多了,行動的速度反而慢了。
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戰馬,甚至沒有糧草,隻能一邊走,一邊向沿途的州縣借取。
路過贛州的時候,明嶽還遇到了新任的鎮守太監劉景。
程海帶著人去“借”糧,那些知州、縣令,都是老老實實的開倉放糧。
劉景卻不同,他居然帶著數百士兵,將城裏的糧倉圍了起來。
劉景自己親自提了把劍守在糧倉門口,說誰要是想搶糧,就從他屍體上踏過去。
程海等人朝著劉景破口大罵,“死太監”、“閹賊”之類的詞滿天飛。
劉景氣得嘴唇哆嗦,掄起寶劍就要砍人。
狂怒中,劉景聽到有人在自己身邊說道:“劉公公息怒,義軍北上,請行個方便吧。”
隨著這個聲音,劉景的劍被人拿走了。
劉景茫然轉頭看著對方。
那是一張還算熟悉的臉,曾經在皇宮中見過幾次。
隻是那時候的劉景,還不是權傾一方的鎮守太監,隻能彎腰低頭,遠遠的看一眼就趕緊收回視線。
劉景猛然打了個寒蟬,他臉上瞬間綻放出笑容:“原來是明先生。”
明嶽疲倦的點點頭:“廢話就不多說了,糧食、兵器、騾馬、車輛、民夫,能支援前線的東西,盡量多準備些。你有一晚上的時間籌集,明天一早,我和士兵們就出發。”
拍了拍劉景的肩膀,明嶽輕聲說道:“離開之前,我會親自寫信給陛下,讚揚你的忠貞愛國。”
劉景大喜,連忙讓手下的人去準備各種物資。
第二天離開的時候,明嶽手下的兩千多士兵終於不那麼寒酸了。
一路北上,過了汴州之後,士兵們進入了通州。
明嶽身邊聚集了三千多士兵,其中絕大多數是收攏過來的殘兵敗將。
按照皇朝律法,逃兵是要受到嚴懲的。
但明嶽將這些逃兵聚攏之後,重新給了他們編製,這些人便擺脫了逃兵的身份。
三千多人,雖然士氣不高,但也算是九死一生的老卒了。
聽說這支軍隊的到來,許多百姓來到城門口附近看熱鬧。
當隊形嚴整的士兵出現在官道上,通州的百姓紛紛歡呼起來,臉上浮現出衷心的喜悅與崇拜。
眼下局勢危險,從北麵退下來的逃兵很多。
但是逆流而上的官兵,通州百姓還是第一次遇到。
一片歡呼聲中,明嶽歎息著說道:“再往前,估計要跟燕軍交手了,咱們人手還是不夠啊。”
程海苦笑:“末將沒什麼威信,這種事情,還請先生出手。”
明嶽鄭重的點點頭:“不用客氣了,事不宜遲,我現在去和州牧大人商量。”
程海默然點點頭,目送著明嶽朝通州城門快速馳去。
明嶽身後,數十名護衛連忙跟上,免得明嶽被刺客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