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不敗之地(2 / 2)

三輛馬車齊齊開動,直奔紙坊而去。

如今的紙坊之內,仆從們也是正在緊鑼密鼓的忙碌著。

而如今的紙坊已然不是原來的那個簡陋版本了。

在有了風力磨坊與高壓鍋的加持之後,李長恭更是搞出了後世才有的打漿機。

當然,效果肯定比不上後世的全自動,但若與磨盤相比,可是要強太多了。

而也因為有了打漿機的出現,造紙工序變得簡單了許多。

第一步,將材料扔進打漿機當中。

而待研磨粉碎之後,便進行第二步的高壓烹煮。

等到將材料徹底煮碎,便可以進行最後的精細研磨,產出更加精細紙漿原漿。

而待紙漿原漿產出之後,便會隨著一節節竹筒做成的輸送管道流出,均勻的鋪在網布上。

這時候,仆從們拿著鋪好了紙漿的網布,在冷水中冷卻,待到形成薄厚適中的紙膜後,將其撈出。

然後將紙膜一張張疊好,用木板壓緊,上置重石,將水壓出。

最後一步就是將班幹的紙膜,貼在一旁的爐火邊烘幹。

待到半刻鍾後,揭下來時,就已經產出了成品的紙張了。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就是一套完整的輕工業體係。

隻不過由於科技與技術的原因不達標,李長恭還是沒辦法視線後世那般全自動的流水化作業。

當然,能做到如此地步,也已經很厲害了。

而他也已經如他自己所言將紙張的成本壓到了一個十分可怕的地步。

先說用料。

在這時代,絕大多數人在造紙的時候,選擇用的無聊都是樹皮與麻頭。

這也不是因為別的,主要是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有李長恭這樣的頭腦,能搞出來高壓鍋與打漿機。GgDown8

他們隻能選擇那種更容易製作出紙漿的東西。

而黃麻與樹皮這種物料,雖看起來有些不起眼,但取材卻極為困難。

樹皮不用多說,雖是遍地都有,但用起製作紙張所需要用到的時間遠要比黃麻長的多。

而更好出紙漿的黃麻,雖然也是每個地方都能見到的。

但按照當代的技術水平而言,一畝地的黃麻,就需要一家四五口人連續忙六七日才能製作成能用於造紙的麻頭。

而這期間,還需要麵臨織染業的爭搶,成本居高不下。

可李長恭卻絲毫不用糾結這個,因為他用的是價格極其低廉的青竹。

青竹雖硬,但高壓鍋還有打漿機可以輕而易舉的用青竹提取出紙漿原漿。

而且在一定程度程度上來說,在當代也隻有他一個人能用青竹造紙。

至於青竹去哪裏尋覓。

這就更好解決了,雖說這東西他們東山沒有,但其他地方可是多得很。

隻要肯花功夫,他帶著十幾個人一天都能砍回來好十幾車。

而結合完整的輕工業體係加更加低廉的物料成本,已然讓李長恭在這行業中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

他想要的可遠沒有這麼簡單。

光是賣紙張能掙幾個錢?

再者,他賣紙張的話,那也威脅不到蔣高義啊。

畢竟蔣高義也不涉獵這個產業。

可紙張的衍生品,紙質書籍卻可以。

此時此刻,待李長恭走進紙坊之後,他便朝著眾人道:“原版書籍來了,大家夥都準備準備,馬上開工!”

。您提供大神馬龍藏海的大靖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