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玉與王光華通風報信,方文傑與此案有無牽扯尚不清楚,不宜提職。
最終常委一致決定提名原副檢察長紀虛道繼任檢察長兼反貪局長,提交相關部門討論批準。
張東峰在辦公室裏接見方文傑,“有關部門批準紀虛道同誌任檢察長兼反貪局長的文件,你看過了吧?”
方文傑搖了搖頭,說道:“領導,我收到了文件。我認為組織的決定是正確的。我與紀虛道同誌雖然接觸不是很多,但我會接受他的領導,並配合他的工作。”
張東峰繼續問道:“有沒有別的想法?”
方文傑回應道:“關於我個人,我沒什麼想法。我過去對吳局多次表示過,我不適合做全局工作,做個部門負責人已經力不從心。”
“發生了照片事件,說明我辦理王光華及相關案件,還有很大的漏洞。這件事對我的震動很大,鬥爭比我們估計的還要殘酷和激烈,我應當反思和檢查。”
“領導,能對你說說我的想法嗎?”
張東峰笑道:“我之所以專門把你叫來,就是要對目前複雜的局麵進行分析。你有什麼想法,盡管說。”
“我先彙報去江天易老家外調的情況。”方文傑打開公文包,取出訊問筆錄、信件、照片、一條係扣的繩子,放在辦公桌上。
接著繼續說道:“江天易的母親蘇妙音自殺了,用這條繩子在房梁上懸梁自盡。但這是假象。經刑偵專家鑒定,這個扣不是自殺者自己結的扣,隻能是他人勒在死者脖子上的扣。”
“顯然,蘇妙音是被人故意害死的,作案者偽裝了自殺現場。還不知道作案人是誰。”
“蘇妙音死亡前,曾經有一個自稱是江天易朋友的人去見過她,並讓她看了江天易死亡的照片。我認為,殺死蘇妙音的目的是殺人滅口。”
“現在有充分證據證明,照片上的小姑娘是秦淺秋。秦淺秋是蘇妙音與一名不知姓名男人所生。滅口隻能是為了保護秦淺秋的出生秘密不被泄漏,同時保護那個男人。”
“如果蘇妙音說出秦淺秋生父的姓名,很可能會使生父的名譽受損、再聯係到秦淺秋的經濟犯罪,會有更多的問題暴露出來,所以他們再次搶先一步,對蘇妙音殺人滅口。”
“我注意到秦淺秋在此之前已經失蹤,吳局推測她已出境,那麼對蘇妙音殺人滅口的就不可能是秦淺秋。這個神通廣大的人會是誰?他有什麼切身的利害關係才使他作出殺人滅口的舉動?”
張東峰此時插話:“秦淺秋的生父是誰?有沒有查出一些線索?”
方文傑說道:“從江天易與他母親來往信件來看,此人現在是高級領導幹部。這也正是江天易想向他母親問清楚的問題,以便他進一步敲詐秦淺秋。”
“隻是蘇妙音一直到死都堅守這個秘密。您看看這些信件就會了解內情。蘇妙音是飽受痛苦的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養育了秦淺秋,也為了女兒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據蘇妙音同村好友證明,秦淺秋的生父是樂文。當然,提供的證言隻能算是間接證言。”
方文傑從照片中挑出小女孩與男青年的合影,指著男青年說道:“經江天易老家的人指證,此人就是樂文。”
“他曾經回過村裏一次,這張照片就是那次回村拍的。後來把小秦淺秋接走的是兩名女軍人。”
“現在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此人就是秦淺秋的生父,以後也不一定能找得到證據。蘇妙音一死,就成了永久的秘密。領導,我覺得此人很值得懷疑。”
張東峰用搖了搖頭,說道:“此事關係重大,沒有充分的證據,不能亂說。即使是他,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充其量隻是個人隱私,是道德品質問題。我們需要的是犯罪的證據。”
方文傑回應道:“從勿忘我商城失火開始,連續發生了縱火事件、江天易被擊斃、王小英被殺、尹恒莫名其妙地心力衰竭而死,徐一凡車禍而亡,現在又製造了蘇妙音懸梁自盡的假現場,這一係列的怪事,全部搶先我們一步。”
“罪犯作案手段高超,不留線索、果斷及時,完全是職業殺手的特征。與此同時,又發生了利用照片密寫與王光華暗通消息、誣陷王如玉這樣嚴重的事件,難道這是偶然的嗎?”
“我以腦袋擔保,也能提出許多證據,證明王光華供述與王如玉在他被捕前一周,在一起商量利用照片密寫,純屬子虛烏有。”
“顯然,王光華利用對王如玉的誣陷,來掩蓋真正與他進行秘密聯係的人。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個精心設計好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