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年僅十四,尚未成人,文皇後隨後做出決定,把元朔收到她的名下撫養。
她做這個決定,一是看元朔挺可憐的,樣子也討人喜歡;二是知道董淑妃把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跟他顯然會是對立關係,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那還不如盡早向元朔伸出橄欖枝,把他拉到自己這邊來。
元朔對此欣然接受。他也很清楚,他被認回宮中,現在是孑然一人,沒有母族沒有背景,孤零零的,在宮裏很難立足。
而且顏舜華告訴他,文皇後為人不錯,是個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他相信顏舜華,就也相信文皇後。
至此,後宮本來就早已隱然劃出的兩個陣營,變得更加分明了。
董淑妃已經去打聽過,元朔在清渠書院念書時,表現極為優異,被眾多夫子盛讚為天才,絕非庸才,加入文皇後的陣營,對自己這邊肯定沒有好處。
但她現在不敢也沒有那個工夫去阻撓。順廣帝剛剛罰了她,她這個月內要抄完經書都難如登天,哪裏還分得出半點時間精力來。
元朔成為皇子後,仍然在清渠書院念書,因為清渠書院的師資水平並不比皇室裏麵的差,對於皇子在裏麵念書也照樣一視同仁。
唯一的區別是沒人再敢排擠和冷落元朔,他也比以前更加刻苦了。
這件事情告一段落,顏舜華總算暫時放下心來。
此時已是八月底,入秋時節,籠罩了鄴京整整一夏的暑氣終於開始退去,迎來了涼爽的秋意。
鄴京同時迎來的,還有鄰國赫雷的使團隊伍。
赫雷是北冀西北邊一個不大不小的國家,跟北冀和茲勒都接壤。北冀和茲勒敵對,赫雷在中間可以起到重要的戰略作用,但赫雷以前跟北冀的關係隻算一般,順廣帝多年來一直在致力於跟赫雷的建交。
這次赫雷使團來鄴京,順廣帝尤其重視,早早就做好了準備,隆重迎接。
整個皇宮都處於一種盛大的氣氛中,隻有董淑妃還是不得不被關在自己宮裏,一天到晚地抄書,心裏暗暗遺恨。
這種重大場合,她作為地位僅次於皇後的貴妃,本來各種宴席盛會之類,她都是要出場的,前期準備她也可以攬過來負責,正是出風頭刷存在感的時候,現在隻怕大部分都要錯過了。
寶康公主現在也煩躁得很。之前回宮以後,她的“過敏”症狀,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慢慢地好了,把她折騰得去了半條命,人都瘦了一圈,憔悴不堪。
更糟糕的是,那些疹子當時長得太多了,又癢得厲害,她總是忍不住會用手去抓撓,結果好了以後,就留下了很多暗沉的印痕,跟滿臉麻子似的,非常難看,化很濃的妝都不能遮掉。盡管已經用了最好的祛疤藥,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褪掉。
這段時間,寶康公主聽說燕然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可她現在這副尊容,出門都夠嗆,更不用說去見燕然了。
她派出去的人有打探到,顏舜華跟燕然兩人還是會時不時地見麵,雖然不知道具體的細節,但已經足以把她氣得夠嗆。
寶康公主現在不愛出去,就經常待在董淑妃這裏,說來說去無非就是那些話,讓董淑妃給她想辦法,把顏舜華除掉,讓她有機會嫁給燕然。
董淑妃連續好多天不停不歇地抄寫經書,天天抄寫到淩晨,腰酸背痛,頭暈眼花,手都快要抽筋了。因此對寶康公主也格外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