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季長安城悶熱,正是傍晚時分,本該是夏天白日中涼快時候,可眼下的悶熱還是讓人不住流汗。
已經有不少人家紛紛離開長安城,前往鄉野郊外避暑。
長安城內房屋擁擠,再加之城牆擋風,還有地勢造成的揪濕,說是八水繞長安城,可這種地勢一到夏天,長安城就像是個蒸籠一般。
要是能把城牆和宮牆拆了就好了。
李大亮麵帶笑容,“老夫聽說今年中原各地豐收,朝中收糧又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你現在不把糧食當作祿米分發出來,等到秋收,就算你能收得起這麼多糧食,千萬石的糧食都要堆積著嗎?”
張陽感慨著,“李將軍說的正是我所憂慮的,其實我這人並不擅長朝政。”
李大亮稍稍點頭,“看出來了,要是你來監理國事,不出三年大唐就亡了。”
“李將軍這雙招子毒辣,一眼就看出了下官的沒本事,實在佩服。”張陽思量著又道:“驪山的生意也隻是小打小鬧,這千萬石糧食是一筆大生意呀。”
“生意?”
張陽稍稍點頭,“李將軍覺得這些糧食要怎麼處置?”
李大亮惆悵道:“老夫沒讀過幾年書,年少時讀書也不過是裝模作樣的。”
“我小時候也這麼幹過。”
倆人的聊天非常投契,說話直來直去很是舒服,不會藏著掖著,更不會拐彎抹角。
從朱雀門走出,長安城坐北朝南,一眼看去朱雀大街上行人寥寥,遠處的風景在烈日下開始扭曲。
張陽走到東市走到一個賣瓜的鋪子前。
李大亮拿出一些銅錢,“買十隻甜瓜。”
那商販一擦額頭的汗水,咧著嘴笑嗬嗬收下銅錢,將十隻甜瓜放入筐中,“客人,拿好。”
“這些甜瓜就給你了。”
張陽拿起兩隻個頭比較大的,“多謝大將軍,兩隻就夠了。”
拿著甜瓜,張陽又和這些商販熟絡地說著玩笑話。
李大亮問起一旁的商販,“他與這裏的人很熟絡?”
賣瓜的販子回道:“客人有所不知,這個小張他以前就在東市這片混跡,別看他現在穿著官服,以前可窮了。”
“小張?”
“這人自詡小張,買東西甚是喜歡討價還價,大家對他很是煩惱,將就著也就賣給他了,買東西還是這般的計較。”
瞧著張陽還能與這裏的一群商販有說有笑,李大亮提著一筐甜瓜離開。
盛夏時節,也就每天宵禁前後最是熱鬧。
張陽坐在自家的院子裏,將甜瓜切開。
嬸嬸從宮裏帶來一些冰塊,將甜瓜冰鎮吃起來更暢快一些。
小熊吃得也歡實,兩個小丫頭坐在小板凳上,吃著甜,還要推開湊上來的小熊。
天氣熱了,這頭熊總是掉毛,被它一蹭衣服上全是毛發。
張陽好奇道:“嬸嬸,我聽說最近長安城來了個大食的商客?”
王嬸點頭,“那個大食商客隻是來長安城問詢的,聽說在隴西地界還有一隊大食人正在來長安城的路上,那才是大食四大哈裏派來的使者。”
嬸嬸的消息靈通,這些消息來源都是從宮中來的。
宮裏有自己的情報探子,在關內李世民的情報準確,可到了關外,宮裏的消息未必有外交院準確了。
李玥的心情很不錯,她收拾了一些衣衫,一家人準備去驪山避暑。
夜裏,房間中一張圖表放在夫妻倆麵前。
李玥神情凝重,“這麼多的糧食,別說關中了,整個中原都不見得能夠消化。”
豐收是幸福的,年景太好了,對朝中來說更是一個負擔。
當然了這種負擔也是幸福的,經曆了貞觀初年的旱情,人們還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
張陽嘖舌道:“以前要是不這麼著急建設河西走廊,不著急開科舉,或許朝中能夠應付,這些事情以前都是中書省那些老狐狸在辦,他們大手一揮,便可以將這些糧食調度到各地的官倉,緩解豐收地方的壓力。”
“可我們要是辦不好,中書省的狐狸們會看我笑話的。”張陽喝著茶水,“就算這件事辦砸了,倒也沒什麼,趙國公很樂意幫我收場,他手中有的是人脈來擺平這件事。”
李玥神情凝重,“可要是去請趙國公幫忙,以後我們家麵對趙國公就再難抬起頭,夫君還要對趙國公畢恭畢敬,老狐狸的心思深遠,從夫君拒絕他的拉攏,他現今無時無刻都在記掛著夫君,希望夫君拜入他的門下,成為趙國公一脈的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