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旭日東升,冰消雪融,楚先便不再堅持,轉頭寬慰楊明道:“楊史館,師弟所言並無道理,江南數百年都未曾發生過雪災,昨夜許是偶然,不如再觀望兩日。”
楊明當然也希望是自己猜錯了。
對他來說,這一年最好是平平安安什麼事情都不要發生,才不會給敵人攻擊他的理由。
但他始終覺得有些不踏實,蹙眉道:“楚大人,下官能否去曆算科查閱一番曆朝曆代的曆法。”
楚先有些不解,但也沒有多問。
“這有何不可,楊史館自去便是了。”
楊明問清楚架閣庫的所在,便急匆匆趕了過去。
紀衍望著他的背影搖了搖頭。
今日下了早朝,周耕讀特意同他打過招呼,讓他小心提防楊明,切莫讓楊明找機會接近聖上。
沒想到此人竟這麼等不及,上任第一天便想出這種餿主意求見聖上。
南國雪災?
虧他也想得出來。
不過偶然的一場小雪罷了。
紀衍如是想著,又囑托道:“師兄,此人來曆不明,矯稱天人,被周公厭棄,讓他進司天監,亦是有監視之意。師兄可切莫跟他走得太近,讓他掛個名,每日按時來點卯也就是了。”
“師弟何出此言,老夫倒覺得楊史館為人不錯。”
楚先呆呆地應了一句。
紀衍簡直是恨鐵不成鋼,對楚先耳提麵命道:“師兄,他為人如何,與我們又有何幹?司天監掌天象吉凶,本就是十分避忌的差事。二十七年前的慘案,師兄莫非忘記了嗎?”
楚先沉默不語,紀衍再接再厲道:“他終究隻是個外人,為了門下那些後生,還請師兄牢記師弟所說的話。”
楚先還是一言不發,眼神飄忽不定,似乎是想起了當年那樁慘案……
……
架閣庫便是古代官署裏的檔案庫。
司天監的檔案庫裏,裝得自然就是曆法、算數和術數的典籍了。
想要弄清楚這場雪隻是偶然,還是雪災的前兆,楊明必須要先搞清楚現在究竟是哪一年。
曆法是根據天文學上對日月星辰運動的觀測計算出來的,但是在古代,由於天文觀測的精度不高和數學工具的落後,所以製定的曆法使用時間一長,那些小的誤差不斷積累起來,曆法就越來越不準確。
往往一部曆法在使用幾百年後,就要製定新的曆法來進行取代。
根據史書記載,華國曆史上明確記錄的曆法就有九十四部,其中有六十五部是官方發布的。
這麼多曆法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它並不像西元一樣那麼直觀,再加上曆史被改過,朝代與他所知道的也不一樣。
楊明無法確定今年究竟是哪一年。
他唯一能確定的時間,還是西元兩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時間。
比如說秦始皇登基是西元前247年。
從而推算出,龍昊一統天下建立大炎是西元前221年。
一整天,楊明都泡在架閣庫裏計算曆法,從一千多年前開始,一步步推算,再通過幾部曆法反複比較,終於得到了正確答案。
今年是公元1111年,和他原本預計的有少許偏差。
但這個年份確實是地球第三個寒冷期的開端。
擁有2200平方公裏麵積的五湖,不但全部結冰且冰堅實的足可通車。
寒冷天氣使得江南柑桔和榕城的荔枝都全部凍死。
江南地區,尤其是永寧城的降雪不僅頻繁、降雪量大,而且將延至暮春才結束。
上一個是七百多年前,因為過於遙遠,人們早已遺忘了這段記憶。
而因為戰亂、朝代更迭,史書裏的記載也往往殘缺不全。
楊明沒有足夠的證據,很難讓人相信這件事。
今年冬天會很難過。
不僅如此,從今往後的幾十年,恐怕都會很難過。
幹旱、洪澇、霜凍都會頻繁發生。
其實這幾年民間早有跡象,隻是江南曆來富庶,才能至今歌舞升平。
楊明想到後麵的事情,就忍不住嘴裏發苦。
這些事情本來離楊明很遠,現在卻成了他必須背負的責任。
他剛剛跟人家皇帝吹完牛逼,說自己是神仙下凡,救濟蒼生。
結果這邊又是雪災、又是旱災,他卻什麼都做不到,誰還會相信他是神仙?hTTps://WWw.GGDOWN8.org
楊明不再細想,拍了拍臉,振作起來。
接下來必然會發生雪災,幸運的是,他提早發現了這一點。
並且此事是災禍,但或許也有可能變成好事。
他仔細在心中推敲了一番,走出司天監衙門,招呼夏侯豹道:“阿豹,先去宋家,再去明秀閣。”
。您提供大神墨書的史上第一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