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趕緊掩住口鼻,佯裝要吐的樣子蹲了下來,順手把小本子抄進了袖中。
一切都非常順利,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起身時,他看見了樊驍身首異處的遺體,抬頭問道:“幾位大人,請問這兩具遺體會如何處理?”
大理寺丞一絲不苟地回答道:“雖然此案並未論處,但有兩位大人的證言,犯人樊驍、陸二搶劫常平倉已是蓋棺定論的事實,按大興律例當處以極刑再曝屍三日,再由官府收斂。”
“家眷按親疏遠近分別處以流放、發配或是入教坊司,不過此二人的親眷昨夜都已潛逃,大理寺於今晨已發出海捕公文。”
楊明輕歎一聲,鬱鬱寡歡地離開了大理寺。
昨晚他依約叫尉遲林虎把樊驍和陸二的家人都救走了。
陸二的家人暫且不論,樊驍的妻子卻是個大麻煩。
樊驍身中梅花毒,這毒是司徒青黛改良過的版本,傳染性和毒性都很強,大概率樊驍之妻也傳染了梅花毒。
她現在就是個行走的毒人,若要救她,隻能把她送去西蜀,讓司徒青黛為她解毒。
此去千裏,路遠迢迢,她又被官府追捕中,這事情辦起來還真不容易。
不過正所謂人死債消,樊驍是被人毒啞了,又不是反悔了,他欠楊明的債已經消了。
但楊明還活著,他既然答應了樊驍就一定要做到。
他轉頭吩咐道:“阿虎,再挑幾個人去,一定要把樊夫人保護好,千萬不要讓她出什麼差池。”
“至於陸二的家眷……”
楊明從懷裏拿出了那本小本子。
本子長隻有七八厘米,寬卻有足足五厘米,看著就跟個火柴盒似的。
再翻開一看,裏麵竟密密麻麻寫滿了字,每個字不比針眼大多少,若非楊明眼力不錯,實在是看不出來。
這操作,楊明不陌生。
個把月之前,他還打過這個歪主意。
這是古代科舉作弊的一種手段,這麼小的字,書寫的筆必須用老鼠胡須的“鼠毫”特製而成,費心費力,除了打小抄,一般人根本用不上。
楊明眯著眼睛看了好一會,隱約看見了一些數字,心裏有了個猜想。
陸二臨死之前拿出這個東西,勢必是想為自己博得一線生機。
搶劫常平倉是死罪,有什麼東西能保住他的命?
那必然是比搶劫常平倉還要大的事情!
“去明秀閣。”
楊明緊握冊子,難掩興奮之情。
馬車風馳電掣地趕到明秀閣,楊明拿出一個放大鏡,仔仔細細地研究了一番小抄本,懵了。
這是一本賬本。
一本他完全看不懂的流水賬,寫著某年某月送了什麼東西去什麼地方給什麼人。
滿滿當當寫了足足四十多頁,不下千條。
若無人指引,根本看不懂。
楊明想了一會,莫非這天書般的賬本,要去找陸二的家人解讀?
不,陸二分明對他的家人毫不在意,定不會把這麼大的秘密交托給家人。
這麼說來解開賬本的關鍵,隻能是賬本本身。
“福伯,福伯!您快來看看,這賬本您能不能看得懂?”
楊明火速招來老管家。
精通算數的楊來福隻翻了幾頁便看出了端倪。
“少主,其中有些數字有問題,這恐怕是一本行賄簿。”
他說著,一手拿著放大鏡逐行細看,另一隻手抓起了毛筆,在嶄新的賬簿上勾勾畫畫。
不多時,他便找出了幾個時間地點人物,一一標注出來,第一行字便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紹定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朱明先生,鬆風巷,胡椒兩千斤。】
“去年冬天……”
楊明想起了去年冬天發生的三件大事。
“胡椒兩千斤,這行賄可算是天大的手筆了。”
楊來福在意的卻是這胡椒兩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