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勢與永寧共存亡(1 / 2)

眾人一愣,宋趙廣急忙道:“何時的事情?楊家竟還有血脈在世?安國公放心,朕一定給你個交代。”

宋宏傷得不輕,從地上爬了起來,挺直腰板,對宋趙廣行了一禮道:“父皇,楊明收受李貴旭的賄賂,暗中與李貴旭私相授受,縱容李貴旭揮軍南下直指帝京。兒臣已叫督軍將他伏法。”

“楊明……”

宋趙廣想起那個侃侃而談的青年,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楊明便是龍城楊家的後人。

怪不得玉皇大帝會選中他下凡匡扶社稷,隻是他好端端怎麼就死了呢?

宋宏言之鑿鑿,殿中又是一片慌亂。

有人勸說起了楊重來。

“蜀郡離此山長水遠,個中興許有什麼隱情也不一定。”

“安國公稍安勿躁,待戰事平定,殿下自會與你個交代。”

他們險些就差沒把“勸你大度”這四個字直接說出來了。

是啊。

楊家的人都死光了,被先帝殺光了。

而今隻是又死了個人,又何足為奇呢?

楊重站在宣德殿中,滿目蒼涼。

在國家大義麵前,他的侄孫死了,又算得了什麼大事呢?

他早該知道,自己討不了什麼公道。

死者已矣,而生者如斯。

如果楊明真的死了,他卻還要為了保全楊明的子嗣而向這幫人低頭。

一旦李貴旭攻破京城,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他早已不在乎大興的死活,但他不能不在乎孫媳婦和三個重侄孫的死活。

他隻是,他隻是一時氣不過,隻是想要宋宏一聲道歉啊。

宋宏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但他甚至不願意假裝一下,而是理直氣壯道:“本宮,沒有什麼同安國公好交代的。”

他憑什麼要跟楊重交代?

他就是故意要害死楊明的。

楊重能拿他怎麼樣?

宋宏隱忍了很久很久了。

不隻是從楊明入京開始忍耐,而是從很久以前,就為了這個太子之位,為了登上帝位而在隱忍著。

在皇帝麵前扮演一個忠孝仁義的侄兒,時時要表現出自己的孝道與順從。

在百姓麵前扮演一個賢明仁德的殿下,時時要表現出自己的寬宏與大度。

他從來不敢在外麵,流露出哪怕一點心聲。

他明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太子,卻過得比一個凡夫俗子都要憋屈。

而今天他終於不用再忍了。

因為這些人,比他更怕死。

隻要抓住了他們怕死的命門,他就贏定了。

不等百官發難,宋宏整了整衣冠,對宋趙廣長長鞠躬道:“父皇,楊家將早已灰飛煙滅,安國公也年事已高,想必是難以擔當保家衛國的重任了。”

“兒臣年輕力壯,願為大興而戰!”

“請父皇將天武軍的虎符交予兒臣,兒臣,定當全勝而歸!”

身強體壯的他和滿頭白發的楊重站在一起,一時間竟讓眾人有些精神恍惚。

他們終於想起來了,安國公楊重今年已經快到古稀之年了吧?

人到七十古來稀,就算是戰國四大名將的廉頗將軍,也不曾有過七十歲上戰場的壯舉啊。

而反觀太子殿下那才叫正當壯年,雄姿英發。

這鮮明的對比,又讓文武百官有些動搖了。

他們也是糊塗了,安國公就是再厲害,現在都這把年紀了,又豈能力挽狂瀾?

還不如相信太子來得靠譜。

雖說太子入主東宮後表現得有些不盡如人意,但他還是齊王世子的時候,那可是精通騎射、文武雙全,連白國使臣都屢次讚歎不絕。

樞密使當即拍馬屁道:“殿下言之有理,陛下,不如就讓太子殿下帶領天武軍前往迎戰吧。”

百官也立刻改變了立場,紛紛站起了宋宏的隊。

楊重氣得怒發須張。

身為楊家人的不屈戰魂在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