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朕已經聽安國公說過了。”
“既然楊郎是北武王的嫡孫,是楊家唯一的後人,理應繼承北武王爵。朕便加封你為……”
宋趙廣正打算論功行賞,楊明上前一步道:“陛下,論功行賞為時尚早,此次出征,臣沒有死在羌人的彎刀手裏,卻險些死在自己人的暗害之下。臣,心寒啊!”
殿中百官臉色微變。
他們想起來了,之前楊重就是為了給楊明討回公道,才衝進宣德殿的。
太子也言之鑿鑿地說過,因為楊明通敵叛國,所以叫督軍先斬後奏殺了楊明。
所以簡單來說,這位楊大帥是想找太子算一筆總賬。
宋趙廣雖然不是一個很精明的人,卻也不是一個傻子。
他也聽出了楊明話語中深深的怨氣,心中不免有些愧疚。
但他秉著息事寧人的想法,並沒有直接責罵宋宏,而是溫聲細語道:“楊郎,此事恐怕有什麼誤會,朕看太子也是被奸人所騙,待神武軍班師回朝,朕一定將那督軍砍了,給楊郎一個交代。”
自從知道楊明是北武王的孫子,是楊家的後人,宋趙廣對他的稱呼便成了楊郎,這是當成了自家子侄看待。
“臣多謝陛下的好意,但是那督軍已經死了,冤有頭債有主,太子殿下難道就不該給臣一個交代嗎?”
楊明怎肯輕易罷休。
宋宏竟然敢趁他不在,這麼囂張,還欺負到他爺爺頭上了。
如果不趁這個機會,把宋宏拉下馬,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現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剛剛打了勝仗,不管是皇帝,還是滿朝文武百官,對他都會客氣三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興再無戰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他這個北武王後人的地位,又會變得尷尬起來。
一定要趁現在報仇!
給宋宏一記狠的!
見他不依不饒,宋趙廣有些尷尬,百官也有些沉默,但至少沒有人叫囂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類的鬼話。
他們被白天那一幕嚇住了。
在沒有搞清楚那天雷般的東西是什麼之前,他們不敢輕易得罪楊明。
隻有一個人對楊明毫無畏懼。
秦獻忠麵無表情道:“既然此事楊大人有疑慮,陛下不如便叫武德司查個徹底,給楊大人一個交代吧。”
戰事結束,楊明身上平西兵馬大元帥的官銜也就被摘了。
他又從楊大帥變成了楊大人。
宋趙廣巴不得有人給他台階下,急忙道:“正是,正是,朕一定叫武德司查個明白,今日是大喜日子,就不要提這些不高興的事情了。”
楊重和楊明爺孫倆,額頭青筋暴跳。
尤其是楊重今天在宋宏那裏受了太多氣,這會兒是根本忍不了了。
他拍案而起道:“陛下,你侄兒的命是命,我侄孫的命便不是命了?若非明兒足智多謀、未卜先知,早叫他害死了!如此小肚雞腸,為一己私欲陷害臣子,豈能為一國儲君?”
楊重的指責非常嚴重,就差沒有指著皇帝的鼻子,叫他廢黜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