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爺明鑒,叔儉也有私心。此番動了傳功的心思,原因有三。”
柳長風豎起三根手指道:“一來,柳家受妹夫大恩,某理當報效萬一。”
“二來,武鬥之勝負,關乎大興之利益,某不能視而不見。”
“三來,妹夫之生死,關乎小妹之幸福,某更不能置之不顧。”
為報恩、為國家大義、為親人幸福,柳長風這三個理由,的確很充分。
楊重卻不由問道:“二郎你還年輕,習武多年才有今日,現下要舍了這身武功,再也不能快意恩仇,豈不可惜?”
“正是因為某尚且年輕,便是傳功給妹夫,也不至於大傷元氣、一病不起,甚至撒手人寰。由某來傳功再合適不過。”
柳長風笑了笑道:“某自年少離家,在江湖上闖蕩了多年,已經足夠了。柳家以詩書傳家,卻出了某這樣的浪蕩子,實乃不肖。”
“從今往後,某打算跟著大兄讀書,有朝一日考取功名,以筆墨重振柳家聲威。這身武功與某已經無用了,倒不如送給妹夫。”
這事兒說來也確實有些陰差陽錯。
大興開國二百餘年,關中柳氏一門三宰相,龍城楊家四世兩封王,一文一武,撐起大興半壁江山。
結果到了楊明和柳長風這一代,楊明繼承了北武王之位,本應是武功卓絕之蓋世英豪,實際上卻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
柳長風是柳家的嫡係子孫,本該是滿腹經綸、揮斥方遒的文弱書生,卻隻識得幾個大字,不通詩書,反而練得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仗劍走天涯,快意恩仇。
兩個人都是楊柳兩家的異類。
現在有一個辦法,讓兩個人換回來,符合各自的身份,倒也不錯。
楊重已經完全被說服了。
他原先最擔心的,就是柳二郎一時興起,傳完功又後悔了,到時影響楊明和柳家的關係。
但是既然柳二郎說得這般透徹,那必是想得很清楚了。
再來以楊明長袖善舞的性子,日後對柳家多加照拂,想來柳二郎也不至於後悔。
他正要開口,柳長風卻又抱拳道:“不過,某還有一事相求。”
楊重自覺自家占了大便宜,語氣十分溫和道:“二郎但說無妨。”
“當年小妹嫁入楊家時,因柳家還是賤籍,隻能以妾室身份嫁給妹夫。那時親家公曾允諾柳家,說小妹雖是妾室,實則當以妻室相待。”
“如今柳家已經脫離賤籍,還望國公爺做主,還小妹一個應有的名分。”
柳長風說罷,又正色道:“國公爺明鑒,非是某趁火打劫,實乃妹夫本事太大,某擔憂日後,這家中女眷漸多,恐無小妹的立錐之地。”
楊重瞬間便領會了他的意思。
那可不是嘛,他這寶貝孫兒,勾搭女人的功夫實在了得,這家裏有名分沒名分的,都住了四五個人了。
也就是柳秀娘性子溫順才能忍了下來,要換做他當年的發妻,還不把這些鶯鶯燕燕都轟了出去?
妻和妾的身份相差甚遠,現如今,楊明還沒有明媒正娶的妻子,家中隻得柳秀娘一個人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