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飛尚未開口,梁毅便激動地喊道:“若能為死去的兄弟討回公道,末將和龍威軍的弟兄們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去得!大官人但說無妨。”
楊明微微頷首道:“此事想必你們也聽說了,我與秦國公主王曜定下了三場比鬥,其一是文鬥,其二是我跟趙王世子生死鬥,其三便是大興和白國各出百人,比試軍陣。”
“此戰關係到能否重訂炎江合議,關係到日後的歲貢能否減免,興白兩國、滿朝文武、天下百姓的眼睛都看著,若龍威軍能以廂軍之名,勝過白國最精銳的騎兵,到時必將引起天下轟動,屆時你們在殿前伸冤,討要撫恤銀,便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隻是想來你們也清楚,夷人的騎兵不可小覷,此戰凶險,死傷恐不在少數,你們可願往?”
聞言,梁毅熱血沸騰,當即應道:“末將願往!”
江飛卻遲疑了一下。
他雖還是稚嫩少年,但自幼在父親的教導下長大,對兵法、對天下大勢頗有些了解,所以並不像梁毅那般衝動。
他望著楊明,擰著眉頭問道:“表兄,你可知滿朝上下對此戰毫不樂觀?表兄可有全勝把握?”
說不樂觀,那都是往好了說的。
在三場比鬥中,除了穩操勝券的文鬥以外,其餘兩場,大興的文武百官壓根都沒有報什麼希望。
武鬥一場就不用說了。
誰都知道,他們這位新任的北武王是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他們隻盼著楊明不要輸得太難看,不要橫屍比武場便已經算是極好的了。
而百人比試軍陣就更別提了。
蓋因百人規模的比鬥,這些年來大興勝過白國的次數,可以說幾乎是沒有。
百騎便可以當千軍,夷人擁有整片中原最好的戰馬,最驍勇善戰的控弦之士,以及全天下最精良的兵器鎧甲。m.X520xs.Com
往前數四五十年,大興便已經是被夷人壓著打,都快打出心理陰影了。
當年楊家還在的時候,能拒夷人於關外,不僅是因為楊家將的厲害,也因為當時夷人並未入主中原,沒有掌握礦產和工匠,缺乏足夠的鐵器。
而夷人在得到北地之後,坐擁礦場,俘虜了一批鐵匠,無疑戰力又提升了一大截。
這二十多年來,漢人在夷人麵前,毫無反擊餘地,全靠納貢苟活。
寥寥無幾的幾次勝仗,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傷亡,才叫夷人覺得得不償失,勉強退去。
如果不是因為楊重回來了,這場比鬥,他們早就認輸了,免得再白送將士性命,也免得在天下人丟臉。
但是,就算有楊重在,考慮到他年事已高,也考慮到楊家軍重建不久,天下人對這場軍陣,亦是一片看衰。
梁毅也冷靜了些,皺眉道:“是啊,民間大興對白國的盤口,賭大興勝,已經開到了以一賠十,尤其是軍陣那一場,有些賭坊,都開到了以一賠五十了。”
如此懸殊的賠率,也說明了眾人到底有多不看好大興。
楊明卻眼睛一亮,問道:“具體是怎麼個賠法?”
梁毅耐著性子解釋道:“有數種下注法,一是分別押每一場的勝負,其中文鬥一場,幾乎所有賭坊都把白國勝開到了以一賠五,大興勝以一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