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天坑的底部,此刻林朔三人麵對的,已經從一個相對廣闊的地下空間,變成了逼仄的洞穴。
路越走越小,直到左右大概一米多兩米不到,高矮也隻有兩米上下,尺寸這才穩定下來。
要是擱在以往,這樣的洞穴狩獵,林朔是說什麼也要走在最前麵的。
因為前麵的同伴會擋出手角度,一旦前方真有什麼東西出現,林朔直接麵對反而更方便,整個隊伍也更安全。
可這會兒狩獵小隊的位置之前已經定下來了,這再改會讓賀永昌難堪,同時隊伍中間有苗雪萍在,陽八卦借物手段,並不需要物理層麵的出手角度。
有姨娘罩著,目前的狀況林朔能接受,所以他依然走在最後頭,同時將林家“聞風辨位”的能耐發揮到了極致,全神貫注地分辨著鼻腔中空氣的味道。
其實對林朔這樣的傳承獵人來說,知道了東西的具體種類,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獵人狩獵,追蹤的手段那是層出不窮,原理也不一而足,可真要你死我活地搏殺,說白了也不過是揚長避短而已。
隻要情報掌握準確,在加上獵人先輩們的總結出來的經驗,以林朔自身的能耐,對付像“虎蛟”、“猾褢”這樣的猛獸異種,那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目前這兩頭東西,林朔還沒怎麼放在眼裏。
掛在他心思上的,隻有那頭“玃如”。
這東西滅絕時間比“鹿蜀”還早。
“鹿蜀”是在戰國時期,在華夏大地滅絕的。
那時候秦國的大篆籀文已經有了,大篆和小篆是一個體係的文字,所以關於“鹿蜀”的記載流傳到了現在。
“玃如”消失的時間更早,甲骨文時期。
那個時候華夏大地還是各個邦國或者部落並存,沒有完成實質上的統一。
傳承獵人,其實就是從這些部落的戰士,慢慢演化過來的。
部落時期的戰士們,一是擅長進山狩獵,替部落獲取肉食。二則是打仗殺人,替部落爭奪地盤。
直到萬年以前,雲家祖師爺橫空出世,走訪華夏大地各大部落,學遍戰士們的技藝,最後創下三道傳承,從此雲家這一支獵門祖庭,這就算立住了。
《九州異物載》的第一筆記載,就是雲家祖師爺用甲骨文完成的。
“九龍”異獸,就是在那個時候進入了《九州異物載》。
而這之後,雲家傳人慢慢遍及華夏九州,獵門各大家族也一一興起,大家都用甲骨文記載遇到過的厲害東西。
可甲骨文本身是有體係而無標準,你在不周山一邊翻山越嶺一邊纂刻,我在雲夢澤一邊激浪飛渡一邊書寫。
瀟灑是瀟灑,可這種隨性書寫的後果,那就是互相認不全。
這些記載者如果一直有後人流傳,那倒還好,到了秦代小篆一出來,那也就傳下來了。
可凡是記載“玃如”的家族,都早在甲骨文時期就斷了根。
後人再發現這些記載的時候,已經是秦漢時期了。
那是真不認識上麵到底寫著什麼,連猜帶蒙地扒下來一些,記到九州異物載裏,就是下麵這段文字:
玃如:獸,其狀如鹿而白尾,馬足人手而四角。
這種亂七八糟的外表形象,根據老魁首林樂山的理解,並不是“玃如”真的長了這麼個倒黴模樣。
而是多條語焉不詳的記載,互相取舍統一的結果。
反正這片骨甲上,認出了“鹿”這個字,那就把“鹿”記上去。這片龜殼上又有“馬”了,那就把“馬”寫上去唄。
東拚西湊,再加上《九州異物載》這個東西到後來是公開情報,不是家族傳承,所以獵門各家往上麵加東西的時候,不會那麼較真,差不多看個意思就行。
所以到了最後,“玃如”就成了這麼一個四不像的玩意兒。
這段記載,按照林朔老爺子的風格,翻譯過來就是:
甲骨文時期,有“玃如”這麼一種東西,很厲害,見識過的獵門家族全都絕種了,所以記載不全。
我們七拚八湊弄出這麼一條記載,你們後輩看著覺得稀奇,也就完事兒了。反正這東西現在已經沒了。
都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話當然不假,可前人要是打馬虎眼,後人說不定就得遭殃。
如今林朔三人麵對的問題是,確實有可能存在一頭“玃如”。
目前林朔三人所知的是,有“玃如”這種東西,長得奇奇怪怪的。
而這玩意兒以前排名還挺高,在多佛惡魔自唐代出現之前,它排在十一位。
難受,就難受在這兒了。
知道這東西很厲害,可情報幾乎為零。
唯一有的情報,還是馬逸仙這個老年癡呆症患者提供的。
根據馬逸仙的情報,這裏麵有四頭東西,分別是鹿蜀、虎蛟、猾褢、玃如。
這條情報本身是不可信的,不過到目前為止,鹿蜀已經現身了,這會兒都已經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