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二十二(1 / 1)

問:《周易》第五十七篇《巽》文講述了什麼?

答:為君子講述恭順謙讓不可過猶不及的政治道理。

《巽》篇原文: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進退,利武人之貞。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頻巽,吝。悔亡,田獲三品。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凶。”

《巽》文講述的意思是:

“恭順,謙讓,小心行事,亨通,利於向前發展,利於出現賢德人才。

前進,後退,恭順的聽命,有利於將帥的指揮行動。恭順在位下,采納眾多謀臣的建議,吉利,沒有害咎。若頻頻地表現出謙讓順從,就不是好事情,將帶來恥辱。悔恨消失了,田獵獲得了大收獲。前途光明,悔恨沒有了,也沒有什麼不順利的;沒有當初的積極作為,就不會有今天好的結果,要把握好時機與規律,吉祥。但不可恭順謙讓在權位之下,那就會喪失掉資本,前途就有了凶險。”

“巽”:通遜,讓、退讓。(又)謙遜,恭順。《巽》篇裏的“巽”當恭順,順從之意。

《巽》文論題是“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其意是“恭順,謙讓,小心行事,亨通,利於向前發展,利於出現賢德人才。”這裏讓誰恭順及小心做事呢?是讓統治者,即為君子講述的道理。

《巽》文也就圍繞著"巽"之道,所進行的論述。

首先通過作戰中的“進退,利武人之貞”來比喻。這比喻意思是“前進,後退,恭順的聽命,有利於將帥的指揮行動。”軍事上的前進與後退,是要聽從軍事命令,這是用軍隊將兵來說明恭順的有利一麵,即說明恭順在必要場合的正確性。

又接著還是從有利的一麵論述恭順的行為,這是讓統治者要有謙恭的姿態,禮賢下士作風去采納謀臣的建議,才正確。這就是“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的含義。這裏是用“床”來象征政權之位。

《巽》文中的“頻巽,吝”,意思是“若頻頻地表現出俯首聽命般的謙讓順從,就不是好事情,就會失去主子的威嚴,就會蒙受恥辱”。這是講過於謙讓順從,事情就會向錯誤的方向轉化。的確,主子一味的謙讓順從,就去了主子的尊嚴,就會遭人不恭敬。這裏是講不利於“巽”的一麵,既要辯證的對待“謙恭”行為。

《巽》文內容又通過田獵比喻,這裏是用打獵的大收獲來比喻,即寓意著那些不正確的做法改掉了,就有了大的收獲。以及借喻“七日來複”(“先庚三日,後庚三日”)道理,即周期規律。來比喻“沒有當初的積極作為,就不會有今天好的結果,要把握好時機與規律,吉祥”這種道理。

《巽》文最後重點強調的是“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凶”的道理。這裏的“資斧”,指資本條件。《巽》文中心強調不可恭順謙讓如俯首聽命於權位之下,那就會喪失掉資本,前途就有了凶險。這是為君子講述在位置上應處理好禮賢下士的一個度,否則是過猶不及的道理。

《巽》篇圍繞著恭順,講述如何掌握好一個度,既要禮賢下士,但不能失去尊嚴與身份。若過於恭順退讓,就不是好事情,反而會帶來凶險。正如《彖》文解釋是“誌窮”的表現。確實,一味地畢恭順從,是否沒有能力在其位上,事事俯首聽命於下人,成為無主張的庸人一個,那自然後果就凶險了。這裏依然講述的是政治道理,是為君子講述的政治謀略。喵喵尒説

《大象傳》由《巽》而闡發出“君子以申命行事”。其意是“君子由此要懂得申明政令,推行政事”的道理。

。您提供大神周易歸來的周易哲學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