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周易集解》對今本《周易·履》卦內容的諸家易說
1、諸家易說
(兌下乾上)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利貞。
虞翻曰:謂變訟初為兌也。與謙旁通。以坤履乾,以柔履剛,謙坤為虎,艮為尾,乾為人,乾兌乘謙,震足蹈艮,故“履虎尾”。兌說而應虎口,與上絕,故“不咥人”。剛當位,故通。俗儒皆以兌為虎,乾履兌,非也。兌剛鹵,非柔也。
初九:素履,往無咎。
虞翻曰:應在巽,為白,故“素”。履四失位,變往得正,故“往無咎”。初已得正,使四獨變,在外稱往。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虞翻曰:二失位。變成震,為道、為大塗,故“履道坦坦”。訟時二在坎獄中,故稱幽人。之正得位,震出兌說,幽人喜笑,故“貞吉”也。㊣ωWW.メ伍2⓪メS.С○м҈
六三:眇而視,跛而履,
虞翻曰:離目不正,兌為小,故“眇而視”。視上應也。訟坎為曳。變震時,為足。足曳,故跛而履。俗儒多以兌刑為跛,兌折震足,為刑人見刑斷足者,非為跛也。
“履虎尾,咥人,凶。”
虞翻曰:艮為尾,在兌下,故“履虎尾”。位在虎口中,故“咥人凶”。既跛又眇,視步不能,為虎所齧,故“咥人凶”。《象》曰:“位不當也”。
“武人為於大君。”
虞翻曰:乾象在上,為武人。三失位,變而得正,成乾。故曰“武人為於大君”。誌剛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虞翻曰:體與下絕,四多懼,故“愬愬”。變體坎,得位,承五應初,故終吉。《象》曰:“誌行也”。
九五:夬履,貞厲。
虞翻曰:謂三。上已變,體夬象,故“夬履”。四變五,在坎中也,為上所乘,故“貞厲”。
上九:視履考詳,其旋元吉。
虞翻曰:應在三,三先視上,故上亦視三。故曰“視履考詳”矣。考,稽。詳,善也。乾為積善,故“考詳”。三上易位,故“其旋元吉”。
2、易說批判
《周易集解》對今本《周易·履》卦爻辭所編彙的注釋隻有虞翻一家,我們看虞翻對所謂卦辭的注釋。
所謂的《履》卦辭,及漢代以後附會上的“卦上卦下”之說是:“(兌下乾上)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利貞。”
虞翻的注釋是:“謂變訟初為兌也。與謙旁通。以坤履乾,以柔履剛,謙坤為虎,艮為尾,乾為人,乾兌乘謙,震足蹈艮,故“履虎尾”。兌說而應虎口,與上絕,故“不咥人”。剛當位,故通。俗儒皆以兌為虎,乾履兌,非也。兌剛鹵,非柔也。”
這段注釋中出現的“卦”說,有
《訟》、《兌》、《謙》、《坤》、《乾》、《艮》、《震》,又通過這些裏的卦畫取象及爻位剛柔之說而穿鑿附會到卦辭裏的“履虎尾,不咥人”上。對所謂一卦卦辭的注釋而穿鑿附會出那麼多的既有屬八卦裏卦名稱(符號),又有屬六十四卦裏的卦名稱(符號)。這猶如犬牙交錯般的說法,能以此就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了嗎?不但不能,更加的是讓後人看得奇怪與神秘。
並且虞翻還在注釋裏取笑他人的說法,即“俗儒皆以兌為虎,乾履兌,非也”,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而這所謂的卦辭“履虎尾,不咥人。亨,利貞。”其意就是用老虎比喻事理,這句話的意思是:“踩著了老虎尾巴,可老虎並沒有咬人,是亨通的結果。”而虞翻那般的注釋,卻是不著邊際。
而虞翻在對所謂的爻辭內容注釋,皆與《周易》內容文辭毫無關係的“象數”去解釋。虞翻既受《易傳》的錯誤影響,又更受“漢象數”易學的錯誤影響所致。
《周易》一書裏卻有一套符號,而這符號並不是《周易》原創,這套符號早在《周易》成書的西周後期前幾百年的商代晚期已經出現了。《周易》成書時所用那套符號還沒有證據證明已是卜筮符號工具,無論地上與地下資料,均不能證明西周之前那套符號既稱卦符號,又是八卦取象卜筮上的工具。經考證八卦取象筮法產生於戰國,而八卦一詞出現的更晚。《周易》本不是以八卦取象填進的文字,也是卜筮(算卦)所用的卜辭彙編。《周易》原創就是一部政治哲學,即使《周易》原創文本不斷被篡改,但《周易》一書裏的文辭內容並沒有改變,還是那些文字思想內容。豈能看不懂《周易》裏文字內容嗎?帝製裏為何要以原本是卜筮上的“象數”說法去穿鑿附會於《周易》文辭呢?難道帝製裏的文化專製,把人們禁固的隻會以“象數”而胡說八道《周易》嗎?
現附上《周易》西周後期成書前後“六十四畫符號”刻寫演變對比表,便明白《周易》成書時所用那套符號是曆史上的傳承,並非《周易》一書原創,也隻個文章排序而已
1、++∧+∧∧甲骨商代晚期《楚竹書周易研究》
2、∧∧+∧∧八磨石""
3、∧∧+∧八八陶範""
4、+八∧∧∧∧
八+∧∧∧∧青銅器西周早期“中方鼎”
5、---∧∧-陶器西周後期“西周陶簋”
6、----∧-竹簡戰國中期“楚地竹簡”
7、∧--∧-∧竹簡秦朝秦簡《歸藏》
8、─┘└帛錦西漢初期帛書《周易》
9、─╯╰竹簡西漢初期阜陽漢簡“周易”
10、─--石碑東漢時期漢石經《周易》
(說明:8、9、10裏的符號舉例,隻舉六聯體符號裏兩個基礎符號的寫法)
這套符號在《周易》成書(西周後期)前,隻是一套記事符號,就是在《周易》成書後長時間內也並沒有衍生為八卦取象上的卜筮工具,有考古發現到戰國時期這套符號才演變成一套卜筮工具(嚴格的說《左傳》記載的八卦取象卜筮法表露的戰國人物事情,應是戰國時期的產物),隨之產生了六十四卦符號及名稱,和八卦符號及名稱,因八卦名稱是用於《周易》一書裏的八篇文章裏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