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張家的“博浪錐”,聶家的“白虹貫日”更考驗使用者的技藝。
因為實際上,博浪錐與其說是一種暗殺手法,不如說是一種暗殺陷阱。
算準了目標出現的時間、地點,設置好博浪錐,接下來等結果就可以了。相對省力,但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當年張良刺殺始皇帝,就是因為情報不準確,博浪錐擊中了始皇帝的副車,嬴政逃過一劫。
“白虹貫日”就不同了,這並不是陷阱,而是一種當麵刺殺的技藝。
真正的“白紅貫日”,其實並不適合在地底這種環境中使用,因為這招刺殺術的前提之一,在於利用太陽的反光。
以劍身反射陽光,令被刺者雙目難以睜開,隨後一劍擊出,如長虹穿日而過。
這一招需先奪取對方的視力,之後才是那迅雷不及掩耳的一劍。
而之前在古城中,聶萱和林朔的交手,聶雪用的是菜刀而不是長劍,當時又沒有太陽作為穩定的光源。
所以那一招白虹貫日,荒腔走板,跟這招真正的威力差了好遠。
對聶萱來說,那一戰,其實是今晚刺殺行動中的第一步,她需要了解林朔的實力。
那枚掉在地上的手指,根本不是她的,而是賀淑珍的。
那個叫賀淑珍的做飯廚娘,確實存在,聶萱之前就是按照她的模樣易的容,隻不過現在她已經不在了。
第一戰詐敗遠遁之後,在城牆上的被林朔抽的那一刀,是第二次詐敗。
她捏碎了一個血包,隨後遠遁。
通過這兩次詐敗,聶萱達成了三個戰術目的。
第一,她摸清了林朔的實力。
第二,她讓林朔認為自己已經重傷,無力再戰。
第三,她讓林朔認為自己的嗅覺能追蹤到她。
事實上,她根本沒有受傷,狀態正佳。
而且,地麵上的那些狙擊手的那套體味管理技術,實際上就是她傳授的。
不過那些狙擊手初學乍練,很多個人習慣改不過來,所以林朔的鼻子依然能追蹤到蛛絲馬跡。
聶萱就不同了,她可以做到在林朔的嗅覺中,完全隱身。
現在的聶萱,其實就在林朔身邊不遠,她一身漆黑,就連自己的眼睛都被一層黑紗遮蓋,潛伏在石壁的陰影中。
而她手中的那把烏金長劍,也是黑色的。
她不打算用光源迷惑林朔的視線,因為這裏沒有那種光源。
而白虹貫日之所以盛名不衰,也不僅僅是出劍前的那個花招。
這一招的奧義,在於“劍身耀日,劍出無聲。”
前者聽起來很牛逼,但其實很容易練習,而且麵對真正的高手時作用有限。
關鍵在於後者,劍出無聲。
劍破長空,勢必造成空氣震蕩,理論上不可能做到真正無聲無息。
而白紅貫日所追求的,是出劍要快得超過音速。
那一劍遞出去,要趕在劍嘯聲傳入對方耳朵之前,命中對方的要害。
對方還沒聽到動靜,就已經被殺了,這才是真正的無聲劍。
眼下,根據和張玉龍的約定,聶萱遞出無聲劍的時機,就是巨浪滔天之時。
屆時,張玉龍的“博浪錐”將破浪而來,正麵襲擊林朔。
高手之間的交手,一旦實力沒有形成碾壓,那麼動手的原則其實並不複雜。
都是刹那間分出勝負,真正出手的隻有那麼幾招,所以關鍵在於怎麼選擇。
傳承也好,練習也罷,就是為了增加自己在動手時的待選項。
動手之前的對峙和博弈,是要隱藏自己的待選項,同時盡量弄清楚對方有多少種待選項。
真正動手的時候,其實就是加減法:增加自己的選擇,減少對方的選擇。
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把對方的選擇減少到隻有一種,那麼找到破解方式,對方就死定了。
而要是對方的選擇茫茫多,自己完全沒頭緒,而自己的選擇又被吃透了,那大概率就活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