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買賣先後(1 / 2)

婆羅洲中部偏南的一處山穀中,樹林間人影綽綽,人聲鼎沸。

這種亂糟糟的狀況,林朔十分適應。

因為獵門開會也這個德行,一個比一個嗓門大。

祖祖輩輩在山林中討生活,山林樹木遮住了人都是看不見彼此的,交流就得靠吼。

久而久之,大夥兒平日裏說話也就聲若洪鍾了,動靜小不下來。

獵頭人也是一樣,這會兒並不是大家在爭相公開發表什麼意見,就是哥兒幾個坐下來閑聊。

跟黎鼎談好了這筆買賣,看這人對海妖的情況似乎並不了解,林朔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苗成雲接過了話頭,開始向黎鼎打聽緹雅族的各種情況。

比如姑娘怎麼出嫁、老人喪事怎麼辦、小孩兒現在上不上學、上百萬人窩在黑森林裏糧食怎麼解決等等。

乍一聽都是都些邊邊角角的瑣事,雞零狗碎的。

不過林朔卻聽得出來,這是華夏門裏人的掮客在套取情報時的兩種手法。

一個叫做“見微知著”,一個叫做“淺海龍遊”。

門裏的掮客,在打聽各路情報的時候,沒有上來就直眉瞪眼問的。

人都有防範之心,自家人知自家事,尤其是外麵討生活的,口風都很嚴實。

要是直接問,那人家就不會告訴你。

就是閑聊。

東一句西一句,看似八竿子打不著,也不觸及人家的核心機密。

可就是這雞零狗碎的信息,掮客能通過自己高人一等的見識和判斷,把住脈絡。

就從這些小事情裏,他們能知道大事情。

當年司馬宣王跟諸葛武侯行軍對壘,司馬懿見著武侯的使者,軍機大事一概不問。

就是閑聊,問武侯飯量怎麼樣。

使者說三四升,司馬懿這就知道了。

漢代的三四升熟米,也就是如今二兩左右。

司馬懿因此下了定論,“食少事煩,豈能久乎”,於是星落五丈原。

這就是見微知著。

而淺海龍遊,則是更高一層的手段。

龍是水族之王,在淺海慢慢遊著,它經過的地方其他魚蝦不敢待。

就好比話鋒繞著繞著,就把事情其他的可能性都排除掉了。

那麼事情的真相,就隻剩下了一個。

掮客打聽情報,往往用一杯酒或者一頓飯的代價,就能從別人嘴裏挖出金子來。

這種套話的技法還有很多,都是掮客的專業技能。

其他門裏人沒那麼專業,玩不過掮客,可多少也是會的。

林家人自然也會,不過林朔打小對這些不感興趣,學是學過,能認出來,但自己不使。

苗成雲這會兒倒是使得挺溜,看樣子是不太信任黎鼎,想進一步套話。

結果苗成雲這趟算是遇上對手了,這個黎鼎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看似應對如流、侃侃而談,其實全是廢話,沒信息量。

苗成雲是既見不到微,淺海裏那條龍也趴窩了,遊不起來。

就這麼雞同鴨講地聊了一會兒,苗成雲覺得沒意思,閉嘴不說話了。

而苗成雲這一閉嘴,整座山穀恰好就安靜下來。

滿山半夜的獵頭人,幾乎在同一時間閉嘴了。

苗公子對這種效果很意外,趕緊往山穀裏看了看,終於知道了原因。

因為這個時候,在山穀祭台上的那些氏族頭目,都站起來了。

看樣子,事情已經商量出了一個結果,這是要宣布了。

果然,那些頭目中最高最壯的那位,也就是泰坦,開始大聲地說著什麼。

泰坦這一張嘴說話,苗成雲就知道這人能耐小不了。

這人離這兒的直線距離,得有八九百米快一公裏了。

這個距離下,常人哪怕把嗓子喊呲了,也就勉強聽個響,到底說什麼是聽不清的。

而這會兒泰坦說話,是字字清晰入耳,而且看著這人發聲的狀態,人家還並沒怎麼使勁,聲線很穩當,就跟低音炮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