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喬年一共送來兩份聖旨。
第一份,就是解釋封丘之戰打的多麼多麼慘烈。
朝廷目前多麼多麼困難,沒有賣蜂窩煤的那筆存銀救急。
好像就活不下去了似的。
司馬飛燕惱怒的也是這一份聖旨。
奇了怪了。
京城裏的豪門大戶,權臣巨富多了去了。
別的不說,隻要這些人的家產存銀借出來一半。
弄個三四千萬兩銀子輕輕鬆鬆。
朝廷搞公開募捐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總共連五十萬兩都沒收到。
為何偏偏緊著她這隻“肥羊”薅毛呢?
就因為她是長公主?
或者,她很好說話?
第二份聖旨,就是通篇闡述飛燕城如何兵強馬壯。
該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替朝廷分擔軍事上的壓力雲雲。
不說司馬飛燕,在場的每個人都覺得膈應得慌。
沒進行第二次擴軍前。
飛燕城以不到十萬的兵力,殲敵過五萬。
北麵和沁水河對岸駐守的全是遼軍最精銳的鐵騎。
數量也不低於十萬了好不好?
駐守封丘的禁軍是飛燕軍的四倍。
封丘城的居民加上收納的難民,更是超過飛燕城七倍。
那時候,遼軍來了還不到四十萬呢。
你們盡到自己的職責了麼?
國家的軍隊,還沒長公主的私軍能打。
滿朝諸公臉皮厚到什麼程度?
才敢要求飛燕軍出擊野戰的?
嗯?也包括司馬飛燕的皇帝老爹。
他不知道活動在京畿野外的遼軍,都是戰力最強的騎兵麼?
楊辰心裏暗戳戳地想著。
狗皇帝這是拿自家女兒的軍隊當替死鬼呢。
飛燕軍打贏了是最好。
遼皇必然會調動大批精銳精銳前去圍追堵截。
京城的攻勢也可以緩一緩。
如果出擊不順利,甚至飛燕軍騎兵損失慘重。
至少能消耗掉遼軍幾萬騎兵吧?喵喵尒説
讓遼皇肉痛一下,沒準兒掉頭就轉攻飛燕城了。
其用心,何其陰險?
曾蕊站出來道。
“打肯定是要打的!”
“我們練兵的時間不短了。”
“是騾子是馬,得拉出去遛遛。”
“反正飛燕軍滿編騎兵,已經有四萬五千騎。”
“二線後補騎兵還有三萬!”
“新兵蛋子總要上戰場嘛!”
其他幾位大將紛紛點頭稱是。
所謂的滿編騎兵,就是跟楊辰第一師學的。
重騎三千,具甲輕騎九千。
中軍包括弩炮部隊三千。
這樣一萬五千騎拉出去,就是一個完整的作戰序列!
戰時分別由曾蕊、程義雲,和司馬飛燕自己統帥。
當然,二線候補的。
現在一股腦兒地,扔給馬曉慧和鄒武。
這三萬人總共隻有幾千訓練的戰馬,還拉不出去。
當然,如果出戰,亦可以千戶為單位抽調。
輪流編入前麵三個整編部隊輪戰。
這七萬五千人,目前是飛燕軍的主戰部隊。
剩下五萬多人則分成了好幾部分。
城內巡邏,站崗放哨,風紀糾察的女兵三千人。
崔各莊工坊的守衛女兵部隊,三千人。
東山水庫守衛和屯墾部隊,三千人。
三班倒的城防軍近四萬人。
其他的則是火頭軍,馬夫,獸醫,軍中救護什麼的。
當然,這五萬多人更次一等。
騎射訓練也有,但都是主戰部隊挑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