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辰輕笑道。
“如果我是耶律阿保,也會被你撩撥得火冒三丈。”
“你一次放出去的飛燕軍精騎,還不到兩萬。”
“又不是真的天下無敵。”
“遠攔子不敢抵近偵察。”
“可你別忘了,遼軍中的高手遠遠比咱們多。”
這倒是事實。
在司馬飛燕看來。
加上一直隱藏的望月庵高手。
東宮旗下,光是武皇就達到了七位。
其中,還有位落月長老,妥妥的後期武皇。
當然,她並不知道,眼前的楊辰比落月隻強不弱。
可明教這邊,全是清一色的初期武皇。
頂級高手,還是欠缺啊!
要是遼軍設下圈套。
損失些兵馬,她頂多傷心難過。
可要是折損了武皇高手,或者幾個武王。
她就沒法給望月庵和明教交代了。
人家大老遠的來幫忙,並非沒有傷亡的心裏準備。
可作為指揮者,你總得通盤考慮,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折損。
司馬飛燕無奈點頭。
“那好吧!”
“正好總結修整一段時間。”
“聽說皇叔正都攻下了運河西岸的鄆州了。”
“遼國的東路騎軍後援不濟,被逼得步步後撤。”
“看來,京畿之地的大決戰,為時不遠了。”
“你手下的兵,練得如何?”
說到新兵,楊辰隻有歎氣。
其實,這兩天。
新老兵已經整編完成。
第一、第三、第四師(參將部)都滿編兩萬五千人。
剩下的部隊,則給邱若素和魏無涯編成了一個六千人的中軍遊擊部。
戰馬堪堪夠用,但輕、重具甲隻列裝了六萬騎。
這已經是東宮的兵工坊日夜趕工的結果了。
司馬飛燕也補充了一些騎兵,都先讓著楊辰呢!
楊辰的新兵都是解救的遼軍苦力。
其中以工匠,學徒居多。
他們倒是對遼人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訓練也認真。
七萬人整編時,都沒淘汰多少,大家哭著喊著不願退伍。
可這些人跟最早的北地難民不同。
京畿之地,基本都是牛耕。
因此,並沒多少人會騎馬。
從零開始,兩個月,堪堪練成騎馬步兵而已。
他們騎馬趕路沒問題。
停下馬匹或者緩行,射箭也將就。
但距離真正的騎戰還差得遠。
沒有一兩場大戰,或者半年以上的訓練。
新兵們很難達到楊辰的要求。
早些時候。
司馬飛燕就建議他從各地運回來的難民中挑選。
四五十萬的人口基數,會騎馬的人占比肯定高。
但楊辰拒絕了。
那些人雖說被遼人逼得滿地跑。
可哪有苦力營兄弟們的遭遇淒慘?
所以,他更看好已經訓練的新兵。
另外,救回來這麼多各地難民,成分也太複雜了。
甄別難度大,時間等不及!
“我倒是希望。”
“大戰來的越遲越好。”
楊辰道:“這樣,你我的部下,都能訓練得更強些。”
“還差不少重騎具甲啊,少死些將士,總是好的。”
“丫頭,有些時候,你要學會硬起心腸來。”
“當然,不是針對咱們自己人。”
什麼才是自己人?
當然是飛燕城和京南五縣的八、九十萬軍民了。
這些人就是司馬飛燕、楊辰救回來的。
跟朝廷有半文錢的關係麼?
司馬飛燕明白楊辰的意思。
她站在波光粼粼的小運河南岸,舉目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