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手中有糧,心裏不慌(1 / 2)

韓中富一愣,他才不信呢!

“長公主,話可不能說太早。”

“朝廷的信用,還是很堅挺的。”

“再說了,我們以五百萬歲入為準備金,又不會濫發紙鈔。”

“怎麼可能黃呢?”

司馬飛燕笑嘻嘻地道。

“就算如此,你們那點紙鈔,能推廣開?”

“實話告訴你們,我飛燕銀鈔的準備金是兩千萬兩銀子。”

“你們也看到了,推廣這麼久。”

“還沒走出京畿之地呢!”

“要覆蓋到全國,沒有一億兩銀子打底,想都別想。”

嘶!

在座的一幫人驚得目瞪口呆。

啥意思?

你門能拿出上億的銀子來?

楊辰和司馬飛燕一時間,當然拿不出這麼多現銀。

可明軍的總資產遠超一個億。

單單是近兩百萬匹戰馬、駑馬,就價值多少了?

當然,存銀和各種高價值的珠寶,古董加起來,就算不夠,也相去不遠。

司馬飛燕有說這話的底氣。

朝廷卻沒有。

國庫積累二、三十年,不吃不喝還差不多。

再說了,中原那麼大。

就算發生擠兌,也不是全國範圍。

隻要不濫發紙鈔,根本不擔心出問題。

廣開飛燕銀莊,把大晉的民間存銀都吸收進來。

然後,司馬飛燕拿著這筆錢去建設北方。

這就楊辰抓錢袋子的計策。

“開銀莊,也隻是一門生意。”

司馬飛燕斟酌著楊辰的教誨,有選擇性地道。

“你們想啊,一家獨大的生意,未必就做的長久。”

“朝廷開辦銀莊,本公主是支持的。”

“咱們兩家互相競爭,公平合理。”

“這就把一潭死水變活了。”

“任何一家出現了銀根吃緊的情況,還有個拆借的對象。”

“老韓,你一家開銀莊,一旦出大問題了。”

“誰來救你?”

韓中富遲疑道。

“真有那麼危險?”

司馬飛燕笑道。

“這不正常麼?”

“信息不通暢,老百姓都是盲目的。比如,山東登州有人造謠,說城裏的大晉銀莊要倒閉了。”

“存錢的百姓們還不得瘋了?一旦踏破門檻,要兌走現銀咋辦?”

“你從附近州府縣調集銀子,怎麼來得及?”

“畢竟,咱們要分散風險,府城銀庫的儲備是定量的。”

司馬銳摩挲著頜下胡須點頭道。

“本王聽明白了。”

“一個地方,同時開辦了兩家銀莊,私底下肯定少不得競爭。”

“但大方向上,卻能互相配合。”

“而且,還不得不聯手應對危局對吧?”

司馬飛燕輕笑道。

“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開辦銀莊,賺錢次要的。”

“主要還是方便國家貨幣的流通,讓一文錢能撬開三五倍的市場。”

“改變以往大家挖地窖藏銀子的陋習,多不安全?”

“老百姓購買力強了,商旅多了,各地的物資就越富裕,商稅不也更多麼?”

這一點,大家都能理解。

比如那些大家族,幾十上百萬兩銀子藏在地窖中。

鑄成幾千斤的銀冬瓜,看似安全,其實不然。

你阻擋得了遼韃子和賊寇呢?

一旦被搶,就啥也沒有了。

可存在銀莊就不一樣。

隻要大晉還在,或者司馬飛燕的領地沒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