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乘船出海(2 / 2)

崖山,坐落在景州之南,往南除了幾座小島,就是一望無垠的大海。

七百多年前,那場慘烈的崖山海戰就發生在那裏。

陸辰吩咐下船,然後四個人就登上了崖山古戰場。

立在崖山之巔,陸辰一邊遠眺大海,一邊就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趙家兄妹。

“你們武陵趙家是趙氏皇族,崖山你們應該都很熟悉吧。”

立在一旁的趙無晴和趙無極聽了後,馬上點了點頭。

“那當然,當年我趙氏朝廷就是因為崖山海戰失敗,最後才全軍覆沒的。”

“嗯!”

陸辰馬上跟著點了點頭。

然後他繼續看著李秋凝問道:“秋凝,你知道當年崖山海戰有多慘烈嗎?”

“我聽我父親講過,當年十萬軍民背水一戰,結果卻失敗了,最後滔海自盡者不盡其數。”

“嗯,是的,崖山海戰,確實慘烈。”

陸辰就自告奮勇,直接給李秋凝和趙氏兄妹講起了這一段塵封已久的曆史。

公元1279年,漂泊流亡的南宋朝廷被元軍追至崖山附近。

再往南,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再也沒有任何退路了。

而蒙古人要斬草除根,決不允許星星之火再次燎原。

所以數十萬蒙古鐵騎,夾雜著無數宋奸由北向南,已經磨好了彎刀準備殺人。

而另外一半,由逆賊張弘範率領,兵出福建廣東,要從海上截斷宋軍退路。

農曆3月20日,張弘範大軍封鎖崖山海麵,直接截斷了宋軍退路。

前有強敵,後有追兵。

十萬宋朝軍民視死如歸,在斷糧斷飲的不利局麵下,以一種頭可斷血可流,華夏精神絕不可滅的炎黃氣概,和卑劣的蒙古人展開最後的血戰。

最終不幸失敗。

十萬軍民滔海自盡者不盡其數。

崖山之水被永遠染成了紅色。

滄浪之水,我心之悲。

我大漢民族十萬亡魂的每一滴血,都融在了這片土地裏。

題外話。

滅亡南宋後,恬不知恥的張弘範覺得自己有滅宋不世之功,就命人在崖山附近立了一塊碑。

上麵寫著“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十二個大字。

青山有幸埋忠骨,碑石無辜鑄佞臣。

春去冬來,周而複始。

到了明代,有一個文人看不慣張弘範刻石立碑記功的醜惡嘴臉,就在這十二個字上麵加了一個“宋”字。

從此以後,這個碑文就變成了“宋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

多添一字,極盡嘲諷。

而再往後,此碑就被後人憤然所砸,重新立碑後,就變成了“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

忠臣劣骨,誰清誰濁。

後世自有公論。

而參與此次崖山海戰的逆賊張弘範,滅宋後第二年就病死,而他死後四十八年,張氏一門卷入蒙古政權的爭鬥之中。

張弘範五個孫子俱被抄家斬首,女眷被強行奸汙後屠殺滅口。

可憐張家三代皆為蒙古人的走狗鷹犬,最終卻落了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陸辰一邊給幾個人講這段曆史,一邊觀察著麵前的李秋凝和趙氏兄妹。

結果李秋凝聽著聽著,淚都流出來了,而趙氏兄妹竟然同時熟視無睹。

不但無任何表情的變化,反而還看起來有些不耐煩。

這貌似有些驗證了陸辰的猜想。

。您提供大神貓兒要吃肉的陸辰楚倩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