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 第五十九章(1 / 3)

段書桐沒立刻去看微博,他換了一套居家服,來到客廳沙發,慢悠悠躺下,點開韓令發來的鏈接。

一看到“華國新藥雜誌”這名字,段書桐忍不住樂了,這是老朋友啊。

再看內容,他終於明白,為什麼韓令會說雙喜臨門了。一個是調侃他和席端,一個是因為媒體對他們成果的肯定。

【華國新藥雜誌V:據悉,燕醫大研究所與春秋堂製藥團隊合作,針對腫瘤患者,成功研發出免疫增強劑,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有望成為腫瘤患者的福音。】

燕醫大研究所比之前的春秋堂名聲響亮得多,當初春秋堂新藥來燕市參加會議才被媒體捕捉,而燕醫大研究所的動靜,媒體們都會自發去探尋。

“燕醫大研究所我能理解,但春秋堂?”

這條評論的發言者,顯然對春秋堂依舊抱有偏見。

有偏見的不在少數,雖說春秋堂已經獨立研發出複藏,可春秋堂的地位在燕醫大研究所麵前,依舊不夠看。

這兩者放在一起,很明顯有種春秋堂在抱大腿的感覺。

“承認別人厲害很難嗎?複藏忘了?燕市日報的視頻忘了?燕醫大研究所選擇和春秋堂合作,不正是證明了春秋堂的牛逼之處嗎?”

“燕醫大研究所裏那麼多老教授,還比不上幾個小年輕?你怕不是在逗我?春秋堂想蹭功勞,大可不必如此。”

“emmmm學術合作被你們打成蹭功勞,我也是服了。我就問,在春秋堂研發出複藏之前,有哪個研究所研發出來了?要不是春秋堂,我爸爸現在隻會比以前更痛苦。”

“別天天複藏複藏的了,別的研究所或製藥公司研究出來的藥還少了?腎病跟癌症能一樣?估計春秋堂團隊就是過去學習的吧。”

段書桐隨便看了幾條評論,搖頭失笑。

網友們的腦補能力還真是厲害,一個簡簡單單的項目合作,都能被曲解成這樣。

就在他無語要退出微博時,宋池突然給他打來電話。

“宋池?”

聽他嗓子有些啞啞的,宋池關切問:“你今天沒來實驗室,聲音有點不對勁,生病了?”

段書桐喝了一口水潤潤嗓子,“沒生病,有什麼事嗎?”

宋池:“沒生病就好。網上的事你不用放在心上。”

選擇和春秋堂合作,本來就是看重春秋堂的研發思路,說句實在話,段書桐和韓令的確在免疫增強劑的研發中發揮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臨床試驗能成功,絕不會少了兩人的功勞。

段書桐本就沒放在心上,“嗯,我明天會過去,咱們開始進入項目研究。”

他這次製定的項目計劃,依舊與癌症有關。

免疫增強劑是從人體的免疫力著手,但免疫力不可能無限增強,癌細胞不死,僅提高免疫力遠遠不夠。

如今市麵上有不少針對癌細胞的藥物,但很多時候,這些藥在殺死癌細胞的時候,也會導致正常細胞的凋零。

也因此,化療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化療期間,患者的身體會非常虛弱。

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你強它便弱,你弱它便強。

如果研製出一種靶向藥物,能夠隻以癌細胞為靶,不影響人體正常細胞的活動,將更有利於患者的康複。

兩人就研究方向閑聊一會兒,段書桐聞到廚房飄過來的香味,實在沒心思繼續想著實驗,“具體我明天去了再討論,今天先到這裏。”

掛斷電話,他趿著拖鞋,挪到廚房邊,倚在牆上,靜靜看著某人認真做飯的模樣,吃吃笑起來。

席端聽到動靜,回頭看他一眼,抽空給他盛了一碗雞湯,“白天照著菜譜熬的,肉應該已經軟了,你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