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發出去後,他緊緊盯著屏幕,唯恐錯過消息,又怕看到最壞的情況,心中忐忑非常。
可是過了好一會兒,也沒見到回複。
宋池安慰自己,一定是她工作太忙了,他剛才一定打擾到她了。
就在他心情沉下去的時候,屏幕亮了一下。
段思芙:等你回國再說。
宋池驀然瞪大眼睛,她沒明確拒絕!
第二天,眾人齊聚會議廳。
韓令眼尖,見宋池頂著黑眼圈但神色微微興奮,不由調侃道:“昨晚幹什麼了?”
段書桐聞言也看過來。
宋池見到他有些心虛,靦腆笑了一下,“沒幹什麼,就是沒睡著。”
韓令也隻是調戲一下,根本沒多想,見他禁不住逗,便放過他,道:“其實我昨晚也沒睡好,想想今天的會議,還挺期待的。”
一路上,有不少同他們一樣參加研討會的人,大多為高鼻深目的外國人,見到黑色頭發的他們,雖然表麵上顯得紳士,但眼神透著幾分優越感。
這算是一種常態吧,反正黃皮膚黑頭發不太受歡迎。
一行人低調入場,在指定的區域坐下。
與此同時,國際腫瘤專家安斯特,指著一篇論文問身邊人:“華國的新藥,咱們為什麼沒有聽說?”
“國際期刊上沒有。”
“要是早點知道,或許咱們也能找到相似的靈感。”
安斯特擺擺手,神情嚴肅,“我問過一些朋友,關於‘複藏’的論文,最先出現在《science》的編輯郵箱裏,至於為什麼它沒有出現在
版麵上,我想你們知道原因。”
無非是審稿編輯的失職。為什麼會失職,在場人心知肚明。
多說無益,安斯特拿著論文往會議廳走去,他迫不及待想要聽一聽來自東方科學家的學術見解。
演講由姚慶勻親自上台,他在國際腫瘤研究領域算得上名人,曾經參加過不少這樣的會議,在場的學者他認識的有一大半。
上台演講於他而言,跟吃頓飯一樣輕鬆。
演講畢,會議
廳內掌聲如雷。
段書桐聽得很認真,每一位學者上去闡述思路的時候,他都用筆記下來。
整場會議下來,他收獲頗豐。
會議結束,他跟隨團隊打算離席,姚慶勻忽然走過來叫住他,“小段,安斯特先生想和你聊聊。”
拜讀過那麼多著作論文的段書桐,對安斯特這個名字當然不會陌生,他心中一驚,目光落在姚慶勻身邊的外國老頭身上。
身材中等,麵目慈祥,尤其是一雙藍色眼睛,透著睿智和包容,讓人輕易生出好感。
他主動伸手,“您好,安斯特先生。”
安斯特緊緊握住,“真是令人驚歎,‘複藏’的研發者居然這麼年輕!”
他鬆開段書桐,目光中滿是對青年的讚賞,誠摯邀請道:“段,我想,和天才交流一定會產生美好的火花,不知我有沒有這麼榮幸?”
段書桐輕笑,“您謬讚了,這是我的榮幸。”
他可當不得“天才”之稱。
鑒於第二天就得飛回華國,段書桐和安斯特的學術交流也隻有晚上的幾個小時。
但就是這幾個小時,讓段書桐受益匪淺。
&#x6770&#x7c73&#x54d2xs
他深刻認識到眼前這位老人的造詣之深,也察覺到自己的不足。
回程的飛機上,段書桐沉下心來,將思路從頭到尾捋了一遍,不斷在本子上寫寫畫畫。
受他感染,鄰座的韓令都不敢大聲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