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破解之法,就是環繞匪區的村莊挖掘深壕!”
“根據偵察,匪區的地道深度普遍在四米到六米之間,那麼我們就挖十米的深壕。”
“通過十米的深壕,就可以將這個村莊從匪區的地下交通網絡上隔絕出來,等到一個個村莊都被隔絕開,匪區的龐大的地下交通網也就不複存在。”
“索代斯奈!”岡村寧次還有有末精三頓時間眼前一亮。
其他人也是麵露驚歎之色,便是岩鬆義雄也得承認這是個妙招。
隻有阪本隆一提出了質疑:“問題是,八路軍不會任由皇軍挖掘環村深壕。”
宮野道一微微一笑,又道:“阪本君所言極是,八路軍肯定不會任由我們挖掘深壕,所以環壕戰術還需輔以堡壘戰術。”
岡村寧次忍不住又跟有末精三對視一眼。
堡壘戰術,這一構想就跟他的思想十分地接近。
“堡壘戰?”阪本隆一皺眉道,“大量修建碉堡麼?”
“不隻是大量修建碉堡。”宮野道一笑道,“而且還要不斷的往前修,依托碉堡還要再挖掘一道封鎖溝。”
說此一頓,宮野道一又手指著圖片說道:“諸君且看,這一個個的同心圓,便是一道道的圓形封鎖溝。”
“第一道封鎖溝直徑六十公裏,總長大約為兩百公裏。”
“每隔五百米就要修一座碉堡,最外圍之壕溝一共需要修築約四百個碉堡。”
“第一道封鎖溝及碉堡修好後,掃蕩部隊推進五公裏,再挖第二道封鎖溝。”
“第二道封鎖溝直徑五十公裏,總長度大約為一百六十公裏,一共需要修築大約三百二十個簡易碉堡。”
“然後是第三道封鎖溝,需要修碉堡兩百四十個。”
“再然後是第四道、第五道、第六道封鎖溝,需要修築的碉堡分別是兩百個、一百二十個以及六十個。”
“合計需要修築簡易碉堡一千三百四十個!”
“需要挖掘封鎖溝約六百七十公裏,當然,這還沒有包括環村深壕。”
說到最後,宮野道一又拿手指了指那一個一個同心圓之間的小圓圈,這些小圓圈有大有小,分別對應浮亮山匪區的三個鎮、十幾個鄉以及大約兩百個的行政村。
“我反對。”阪本隆一大聲說道,“這是打呆仗,拚消耗,費效比太低。”
“不盡然。”水原拓也算是跟阪本隆一扛上了,阪本隆一話音才剛落,水原拓也便站出來說道,“這種戰術從短期看,費效比確實非常低,但是如果拉長時間線,仍不失為一種相對高效的戰術,關於這點,支那曆史上就有一個經典的戰例。”
“哦是嗎?”岡村寧次欣然問道,“是哪一個經典戰例呢?”
水原拓也說道:“就是八十多年前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的戰例。”
“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的戰術就被後來的支那人詬病為打呆仗。”
“但是事實上,曾國藩卻憑借這一戰術在政治、軍事甚至於外交上都不占據優勢的情形下剿滅了太平天國,這就足以證明這是高效的戰術。”
“年輕人還挺有見識。”岡村寧次微微一笑又道,“叫什麼名字?”
“哈依,有勞大將閣下垂詢。”水原拓也激動地道,“卑職名叫水原拓也,自幼喜歡支那曆史,所以知道曾國藩這段故事。”
“八十年前的事太過久遠了。”岡村寧次微微一笑,又說道,“十八年前,支那又有一次類似的戰例,最終的結果也是堡壘推進戰術取得了勝利。”
水原拓也說道:“大將閣下是說支那中央軍對紅軍的第五次圍剿?”
“咦?這你也知道的?”岡村寧次這下真有些意外,涉獵這段曆史的帝國軍官原本就不多,年輕軍官那就更加少。
眼前的年輕人真是可造之材。
當下岡村寧次欣然點頭道:“不錯,就是支那中央軍對紅軍的第五次圍剿,最終也是支那中央軍取得完勝,紅軍被迫轉移陝北。”
說到這裏一頓,岡村寧次又問宮野道一道:“宮野君,你這一堡壘環壕戰術至少從戰術層麵堪稱無懈可擊,但是戰略層麵卻存在一個致命的短板。”
“那就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大量的時間。”
“所以,如果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是無法取得成功的。”
“但是,好在,眼下皇軍相對八路軍仍然占據絕對的優勢。”
“這其中就包含絕對的經濟以及軍事優勢,所以這一戰術可行。”
岡村寧次的這一句可行,相當於一錘定音,就是已經批準了這一戰術。
岩鬆義雄便也不再多說,岡村寧次這一行徑雖有越權之嫌,但是反過來講,如果這次掃蕩最終失敗,那就跟他岩鬆義雄沒有任何關係,也就不用負責。
“哈依!”宮野道一則是興奮的猛一頓首,又道,“大將閣下放心,我會盡可能地節約人力以及物力,將方麵軍司令部所撥付的每一分經費都用到實處。”
“喲西。”岡村寧次欣然點頭。
PS:繼續三更,求月票!
。您提供大神寂寞劍客的我在亮劍當戰狼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