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就是這個意思。”王野道,“總之一句話,這是一個毫無底線的混蛋,接下來,肯定會幹出人神共憤的事情,我們必須得有心理準備。”
李雲龍道:“要是這樣,那偽七師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忽略不計,再有作戰行動時,就必須把這支武裝考慮在內了。”
“是的。”王野重重點頭,“今後必須考慮在內。”
丁偉道:“要是這樣的話,鬼子就完全可以將守城的任務交給偽軍,進而集中全部主力用於攻勢作戰,那我們的壓力可就大了,必須我們現在跟晉綏軍和中央軍的關係都不好,非但指望不上楚雲飛和梁鋼幫忙,反而得分兵提防著他們兩個。”
“他娘的,這是怎麼說的。”孔捷道,“原以為這次擴軍之後,鬼子的兵力又縮減了,咱們晉西北就能迎來反攻的局麵,可是經過小王你這麼一分析,結果不是壓根沒什麼變化,不還是小鬼子壓著咱們八路軍打?”
丁偉說道:“老孔你別泄氣,攻守之勢的轉換原本就沒那麼容易,再說了,咱們晉西北的形勢相比其他根據地已經好太多了,你應該知足。”
王野說道:“而且鬼子進攻對我們未必就是壞事。”
孔捷說道:“這話怎麼說的,鬼子進攻還能是好事?”
“至少比讓咱們進攻鬼子好。”王野道,“因為咱們打慣了防禦戰,攻堅戰卻很少打,而且防禦戰是在咱們的根據地上打,咱們熟悉地形,而且還有群眾助戰,可以充分發動人民群眾來打擊鬼子,優勢能充分發揮。”
“反過來,如果打攻堅戰的話,”
“就要在我們不熟悉的地方打。”
“而且得不到當地百姓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我們缺少打攻堅戰的經驗,容易犯錯。”
“所以兩相對比,明顯是防禦戰對我更有利,至少現階段是這樣。”
“我同意小王的觀點。”丁偉道,“在現階段,我們八路軍確實應該多打防禦戰,而要盡量避免攻堅戰,道理也很簡單,因為總體上我們八路軍還是不夠強大,不具備對鬼子的壓倒性的實力優勢,這種情況下貿然發起攻堅戰,很容易吃虧。”
“艸!”聽到這,李雲龍便有一點不高興,因為他心裏還惦記著平安縣城呢,在奪回河源縣城和福安縣城之後,就準備拿下平安縣城,這樣浮亮山根據地就能發展成一個擁有三個縣超過百萬人口的大型根據地。
到時候總部首長不給個旅的編製就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好嘛,說來說去,李雲龍心裏其實還是想著要當旅長。
但是現在王野的一番分析,直接把他的美夢給擊碎掉。
……
轉眼之間,時間已經來到十一月上旬。
河源縣城的秩序已經完全恢複,楚雲飛也帶著晉綏軍獨一旅主力回到了雲起鎮,隻留下三團和山炮二營守城。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大孤鎮。
這會不光李雲龍在大孤鎮,丁偉和孔捷也在。
反正家裏邊沒有什麼大事,還不如留在大孤鎮幫著李雲龍對付楚雲飛更有意思,尤其丁偉更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主兒。
另外,新一團和新二團的十個營也已經調來。
都是趁夜間悄悄調過來的,都沒有驚動沿途的鬼子偽軍。
順便說一句,鬼子收縮之後也放棄了對鐵路沿線的封鎖,不再強調像以前那樣又是封鎖溝又是碉堡的大規模物理封鎖,而隻是守住了幾個大型據點,並且出動巡邏車在鐵軌上巡邏以保證鐵路安全。
對於八路軍過鐵路的行為,采取了睜隻眼閉隻眼的對策。
這其實也是種明智的選擇,因為繼續采取像之前那樣的高密度大強度的物理封鎖,需要消耗大量寶貴的人力以及物力,直接能把晉西北的日軍拖垮。
所以新一團、新二團的十個營神不知鬼不覺的就過了同蒲路,進入浮亮山根據地,並且來到大孤鎮附近。
這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上旬,雪都下了好幾場,天氣已經很冷。
晉西北八路軍的生活條件總體上已經改善了許多,但是由於近期的大規模的擴編,結果有些物資就又出現了供應不上的情形,比如冬裝棉被。
這會,李雲龍和丁偉、孔捷三人一邊躲在地道裏烤火,一邊互相埋怨。
“老李,這都怪你。”孔捷罵罵咧咧的道,“不是說好了我們三個根據地分工合作,我和老丁負責種糧食,你們浮亮山負責種植經濟作物,生產煙、油還有布啥的?結果我和老丁工作都完成得挺好,糧食供應三萬人馬都綽綽有餘,但是布匹卻供應不上了,害得老子的新二團有大半的新兵穿不上軍裝,蓋不上棉被。”
“娘的,這他也能怪我?”李雲龍沒好氣道。
“老子也想好好種棉花來著,老子也想開紡織廠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