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口中的“老夥計”,可是學術圈裏麵不折不扣的大拿。
這些人經曆了歲月的波折,還能保持對學術的熱愛,著實很難得。
“哎呦,這位就是最年輕的八級鉗工啊,真是看不出來啊。”
“她可不止是八級鉗工,她在很多技術賽裏麵都拿了一等獎,可以說是全能型了。”
“哦哦哦,我聽老唐說起過她,當時華科院想破格招收她過去,結果她拒絕了,說要待在自己村裏。”
“真難得啊,這位居然肯出山了,哈哈哈哈。”
前輩的玩笑話,自然是當不得真,江瀾麵色平靜地聽著幾位調侃。
“好了好了,不要開年輕人的玩笑了,到時候人跑了,咱們這些老家夥可是要吃掛落的。”
“江同學,我們這些人都是華科院衛星設計院的,我們誠摯邀請你加入設計院團隊。華國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相信華國的航天事業不會埋沒你的才華。”
江瀾認真地說道:“謝謝各位前輩的看重,江瀾必將全力以赴。”
理工科的人沒有太多浪漫和預熱,簡單的介紹過之後,大家就進入了工作的狀態。
一群老頭老太太拿著圖紙就開始討論起來,絲毫沒有避諱江瀾這個剛進門的新人。
對於這樣國家級別的項目,一般都是有嚴格的保密製度的。
江瀾很奇怪,這些大佬怎麼就對自己這麼放心呢。
“江同學,你站著幹什麼啊?大家一起討論啊,這個圖紙你會看嗎?不會看的話,我們教你啊。”
江瀾被點名之後,也湊了過去,跟著眾人討論起來。
“我覺得航天器的外殼可以選用一些更輕便的材料,比如鈦、鉬、铌、鉭或者一些複合材料。”
“江同學你說的有道理,但是這些材料加工性能差,需要采用新的製造技術,目前我國還沒有這樣的技術。”㊣ωWW.メ伍2⓪メS.С○м҈
劉院士此話一出,在座的人都沉默了。
各位學術大拿理論知識也非常的豐富,但是理論如何變成現實才是最難的一步。
以華國現在的條件,很多理論上的東西都無法得到滿足。
大家隻能采用迂回的戰略,這就非常考驗科學家的水平。
江瀾心裏有了打算,但是她暫時不說出來,以免太突兀。
“技術進步是遲早的事情,老師們不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嗎?”
“是啊,先不提這個了,咱們來聊聊這些零部件的事情。這應該是江同學的老本行了,這些高精度的零部件一般人還真做不出來。”
江瀾看了看圖紙,上麵畫滿了各種零部件,各種形狀的都有。
“江同學,怎麼樣?有沒有把握?”
“沒問題,我覺得我可以。”
“那可太好了,這些零件靠機器啊反倒是做不出來,需要手工去打造。研究所的幾個技師都快累趴下了,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嘛。”
江瀾點了點頭,問:“那我什麼時候可以上崗啊?”
“你這麼著急,你就不打算再了解一下?”
“來得及,來得及,我已經迫不及待要為祖國做貢獻了。”
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覺得小年輕就是跟他們不一樣,朝氣蓬勃有意思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