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媽的手段可不止於此,她不僅是把江甚的情人和私生子給解決了,讓人盯著她們出了國。
之後她更是從幕後走到了台前,進駐江氏的董事會,開始參與江氏的經營活動。
江媽不僅代表了江氏,更是代表了許氏的態度。
有她坐鎮,許氏又遞交了合作的提案,當然前提是必須由她親自負責。
江氏起死回生,重新煥發了新生。
然而江甚的地位一落千丈,所有人都知道老板娘才是真正的主心骨。
男人最重要的就是事業,為了江氏江甚隻能把江媽供著。
如今江媽對愛情什麼早就沒有了太多的期待,她隻是把江甚作為一個討好自己的小工具而已。
事業才是女人快樂的源泉。
介入江氏的生意之後,江媽重新煥發了青春。
她比之前更加自信優雅,完全意氣風發。
江甚表麵上看上去什麼都沒有失去,但是他認清了自己的地位,再也不敢作妖。
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他還把名下的大部分財產都過戶到了江瀾這個女兒的名下。
吃軟飯就要有吃軟飯的覺悟,別以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
江瀾其實挺看不上江甚這個渣男的,但是江媽無所謂她也不好說什麼。
反正像江媽這樣的女人,有錢有顏值,哪怕年紀大一點也不影響擇偶。
富婆嘛,總是有自主選擇權的。
上輩子若不是許氏出了問題,江媽也不至於這麼被動。
家裏的事情擺平了,江瀾就開始專心於自己的事業。
研究所不是那麼容易開的,需要經過層層的審批。
而且需要有足夠數量的具有資質的科研人員,項目才能如期開展。
江瀾跑上跑下一頓忙活,總算是把資格認證下來了。
後續就是選拔一些合適的科研人才加入自己的實驗室。
項目已經公開招募人員,但是願意參與進來的人寥寥無幾。
江瀾也表示理解,畢竟站在外人的角度來看,她一個編外人員開的研究生,跟名牌大學的項目比起來的確是差了很多。
實在不行就隻能自己上唄,隊伍全部靠自己拉起來。
江瀾考慮再三,決定先把捕魚的裝備給弄好,然後再想辦法把深海魚給養起來。
目前深海捕魚的漁船能捕撈到150米到200米深度的魚,特級裝備船可以捕撈500米甚至1000米以上的魚。
江瀾隻是想弄幾條魚做研究,並不是專職捕魚,而且傳統方式捕魚對魚本身是有損傷的,不利於她後續的實驗開展。
她並不想用傳統的方式來抓魚,於是做了新的發明,她命名為“單一捕魚器”。
這款捕魚器可以根據要求,追蹤識別一款魚類進行捕捉。
而且隻抓其中1條或者2條,絕對不超容量進行捕捉。
這款捕魚器用了仿生魚的外形,能夠深入海底數萬米的深處進行捕撈,而且耗能非常的低。
捕魚器以海水為低壓端電極,體內的電源在內外兩側形成電勢差。
薄薄的鰭因此舒張、收縮形變。
依靠預設好的程序,捕魚器就能悠然展開雙鰭,在深海中行進遊動。
江瀾為了讓捕魚器更接深海魚的軟組織質地,選擇用矽膠打造捕魚器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