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夫人朝李玉竹溫和笑道,“到地方了,李三姑娘,下車吧。”
“好的,夫人。”李玉竹點頭。
不過,她並沒有搶著下馬車,而是挪了下身子,盡量讓自己坐在角落裏,方便縣令夫人先下車。
這懂事的做法,又讓縣令夫人刮目相看。
反觀她的兒子,一聽說到了地方了,馬上挑了簾子自顧自地跳下去了。
問也不問她。
完全忘記了她是長輩,他是小輩,小輩該讓著長輩,他還招手喊著李玉竹一起下車,李玉竹客氣地搖搖頭,沒跟去。
她心裏歎了口氣。
看來,兒子的規矩還學得不全啊。
兩個侍女,扶著縣令夫人下了馬車後,李玉竹才下了馬車。
她回頭,看到穆元修也從騾子上翻身下來,正彈著衣袖。
李立行看一眼緊閉的大門,朝衙役們吩咐道,“快去喊開門!”
一副小公子的派頭。
“是,公子。”一個衙役跑去拍門去了。
另一個衙役將兩匹馬牽到路旁停下後,又來解捆在馬車後麵的藤條行李箱。
那兩個箱子都是李玉竹的。
李興安知道,李玉竹的箱子裏裝著的都是寶貝,連連說道,“小心小心啦,裏頭可有貴重的物品。”
那衙役撇撇唇,窮山村來的人,能有什麼好東西?
不過,他們是夫人的客人,他不敢得罪,口裏說道,“會小心的,你放心吧。”
李興安才不放心,那個裝著滿滿蚊香的箱子,他親自拿著搬了下來。
穆元修走過去,搭了把手。
大門開了,守門的看到是夫人回來了,馬上走來問安,“夫人,您回來了?”又看到李立行也在,驚訝說道,“哎呀,公子啊,你可算回來了。”穿著窮人的衣裳,這是到哪裏混過了?
李立行坐了半天的馬車,早就餓了,他朝守門的說道,“快去喊人做飯,我餓了。”
“是是是,小人這便去喊人。”
守門的朝縣令夫人行了一禮,便又跑回去了。
車夫自去停車,一個衙役去停放馬匹,另一個衙役搬著李玉竹李興安的行李,大家簇擁著縣令夫人進了宅子裏。
穆元修也跟在他們其中。
到底是縣令的家,雖然是夜晚了,但宅子裏並不是漆黑一片。
院中小路兩旁,每隔一些距離,便見明亮的燈籠懸掛於樹枝上,照亮著小路。
有的地方,還建有專門安放蠟燭的避風燈。
這種小建築,類似於現代一世的路燈。
不過隻有一人高,一個四麵鏤空的石格子裏,放著蠟燭,四麵再用透明琉璃擋住遮風。
守門的人喊來了宅子裏的管事娘子。
胖胖的婦人朝縣令夫人行禮,“夫人和公子回來了?廚房裏一直溫著粥,您要先吃點嗎?”
縣令夫人點頭,“送到秋實院吧,來了三個客人,多送些吃的來。”
那管事娘子瞧一眼李興安和穆元修,又瞧一眼李玉竹,眸光微閃,心說這三人打扮得這麼差,怎會是客人?
不過,她不敢多問,隻應了一聲便退下了。
天太黑,李玉竹看不出宅子的規模有多大,隻知道進了兩進門後,左拐右拐的,大家到一座大院落前停下了。
院門的屋簷下,掛著兩個明亮的大燈籠,照著牌匾“秋實院”。
縣令夫人的小丫頭上前拍門,“開門,夫人回來了。”
門很快就開了,兩個大丫頭齊齊行禮,“夫人。”又看到李立行,“公子。”眸光又轉到李興安穆元修和李玉竹那兒,閃著疑惑。
“快去備手巾和熱水來,夫人累著了。”年長的仆婦安排說道。
兩個丫頭進去忙去了。
大家進了院中。
幾個侍女走出走進的,服侍著縣令夫人和李立行洗手更衣。
年長的仆婦則安排著李玉竹和李興安穆元修洗手。
大戶人家,講究多。
不過,李興安和李玉竹可是從小就見識過這些繁瑣規矩的。
他們一點都不慌亂。
穆元修性子一向穩重,也處事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