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柴記香燭鋪子,柴大嫂馬上去找她相公柴大公子商議這件事情。
柴大公子說道,“我記得趙姑祖母最疼小女兒,這次姑祖母的生辰宴她居然沒有回來,是不是這樣引得著急她發病?要不,咱們寫封信給景姑太太,問問她的意思。”
柴大嫂眸光一亮,她忙說道,“對對對,這個主意好,不過,咱們不能明裏說,言語要暗示著說。”
柴大公子笑道,“這個自然。”
於是,兩口子就商議起了如何寫信。
柴大公子寫了草稿後,柴大嫂拿了來給李玉竹和柴娥英看。
大家一起推敲著用詞。
李玉竹說道,“我覺得這件事情可以直接寫。”她看著柴大嫂和柴娥英,“說趙老太太總將我看成景姑太太,還問我斷奶沒,她要是有心,一定會看出來端倪。”
親娘七十大壽,女兒不回來拜壽,著實不該啊。
第1章
柴大嫂說道,“這主意好,我馬上叫你們大哥加上去。”
她將三人商議的結果,說給相公柴大公子聽。
柴大公子也讚同。
他將信重新寫了,封進一個專門裝信紙的小竹筒裏。
信十分緊急,他沒有央求熟人代送,而是派了鋪子裏的小夥計,騎上快馬去送信。
這時期沒有送信的部門,各縣的驛站隻送官府公文或軍報,普通百姓是享受不到驛站福利的。
送信的事,民間百姓都是央求熟人相送。
給一點錢,讓熟人稍帶著送到目的地去。
便讓熟人送,弊端很多。
一是什麼時候送到不確定,二是能不能百分百送到,也不確定。
柴大公子急著送信,沒有找前往京城送貨的熟悉掌櫃,而是讓自家的夥計代送。
夥計吃了頓飽飯,帶著換洗衣裳和幹糧,戴了遮陽的鬥笠,又將擋雨的蓑衣捆在馬上備用,將一寸來長的信筒放進腰間夾層荷包裏放好,拿了柴大公子給的一點錢,當天就往西北地的京城趕去。
李玉竹看著那夥計騎馬遠去,心裏暗暗歎道,她一家子被發配來此,走了一個多月,這夥計是單人單行,最快也要大半月才到,一來一去,也是一個多月後。
希望趙老太太的病情不要發病太快。
……
明天是果果的周歲生辰日。
柴娥英和李玉竹,打算今天下午就回村裏去。
她們來向縣令夫人辭行的時候,縣令夫人笑著道,“先別忙著辭行,先在我這兒坐會兒,晚點回去吧。”
李玉竹說道,“夫人可是有事情吩咐?”
柴娥英也看著她。
縣令夫人笑著道,“沒有,是李大公子來了。”
柴娥英一怔,李大公子?
李玉竹先反應過來,笑著道,“是我大哥來了?他怎麼找到這裏來了?”
縣令夫人笑道,“是穆元修帶他來的,他說來接妻兒回家去,我又聽穆元修說,明天是果果的周歲生辰日,家裏打算辦宴席,所以趕來接你們。”
“這麼遠,這大老遠的,我們又不是不認得路。”柴娥英紅了臉。
她說話的聲音很小,但還是被縣令夫人聽到了。
縣令夫人笑著道,“你認得路,可他不放心呀,這麼年輕的娘子,哪能不管的?”
柴娥英的臉色更加紅了。
李玉竹問道,“夫人,我大哥現在在哪兒?”
“在和大人說話,現在在書房裏。”縣令夫人笑道。
李玉竹站起身來,“我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