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知府看著婁夫人,搖了搖頭,“夫人,李家兄妹二人,自稱鄉下人,可他們的氣度,又有哪處地方像鄉裏人?”
婁夫人不解地說道,“老爺為何忽然問起這話?”
“你先回答我的問話,他們的身上,有哪處地方像村裏的村夫村姑?”
被再三詢問,婁夫人隻好回想起來。
還別說,李家兄妹二人,和別的村裏人確實不大一樣。
“確實有些地方不一樣,比別的村裏人要野蠻些。”婁夫人笑了聲,“李氏一進門,就砍了我的紅梅樹,李氏的兄長更離譜,直接假冒我的名號給李氏買木炭。我看他們不是村裏人,而是山裏來的土匪!”
婁知府雖然極少過問府裏的事情,但李玉恩進府後,他馬上派身邊人留意起了李玉恩兄妹的生活之事。
李玉恩砍了荷塘邊的紅梅樹當柴燒,李興盛帶著婁承業去買了木炭的事,婁知府從仆人的口中全都得知了。
得知婁夫人並沒有追問兩件事情,婁知府就沒有說什麼。
可沒想到,今天鬧起了搜查的事情。
婁知府怎不知這事情背後的真相?說什麼搜查,不過是給李氏兄妹下馬威罷了。
婁知府沉聲說道,“那還不是因為你的疏忽,逼得李氏兄妹自己想辦法找取暖的木炭?我問你,李氏的屋裏,為何沒有分木炭?這天寒地凍的日子裏,你不給配木炭,這是想凍死他們?”
婁夫人輕哼,“老爺又不管府裏的事情,哪知府裏開支的大小?哪年的年節前不缺木炭?臘月裏缺一點就缺一點,熬一熬就過去了。要是過年時缺少,那才是叫人笑話。我不是不給他們,我是想在除夕那天發下去。”
每年冬天時,特別是下大雪的日子裏,都是木炭緊俏的時候,一些人家在城裏買不到木炭,還派人到城外的山裏去收購。
直接在燒木炭的人家家裏預定,甚至有因搶木炭大打出手的事情。
婁夫人這麼說,也有些道理。
婁知府又問,“那今天派人搜查的事情呢?證據都沒有,怎麼就搜過去了?”
婁夫人冷笑道,“府裏的人都搜了,單他們是例外?李氏的三個陪嫁在府裏聽差,卻又住在府外,我不得不防著。”
婁知府又被懟了個啞口。
他心知,夫人這麼做的,是對李氏兄妹有偏見。
“夫人,我知道你對李氏的出身有想法,但有句老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年李氏是村裏人,沒準哪天又是人上人。”婁知府提醒著,“隻要李氏兄妹沒有做出格的事情,你不準針對他們。”
婁夫人笑了,“老爺,他們的出身要是能翻身的話,太陽就從西邊出來了。”
“你……”婁知府袖子一甩,走到窗戶那兒往外看去一眼,發現侍女婆子們都離得較遠,他又走回來,拿了紙筆寫了三個字,“廬陵王。”
婁夫人看著字,疑惑地挑眉,“老爺,這是什麼意思?”
婁知府將紙團了團,扔進火盆裏燒掉了。
“李家兄妹,跟他有關。”婁知府指了指燒盡的紙。
婁夫人驚訝得睜大雙眼,“怎麼可能?”
“夫人好好想想這位的長相,李氏是不是跟他極像?”
婁夫人曾跟著婁知府去過京城,曾遠遠地見過一次廬陵王。
她依稀記得,廬陵王中等個子,身體胖碩。
又一想李氏的長相,似乎,確有那麼幾分相像。
但她還是不相信,李氏會是廬陵王的女兒。
“體胖的人長相都差不多,老爺想多了。”婁夫人不以為然,“除非,有證據能說明。”
婁知府坐回椅上,看著她道,“大郎見過李縣令,李縣令對他說,李氏的父親便是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