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李主席(2 / 3)

今年6月份的時候,唐冀千和唐祥千這兩個遠房堂兄弟,一起受邀參加北上訪問團。當時鄧老在會見香港客人時,親口允諾一國-兩製、港人-治港的製度“五十年不動搖”!

當時唐祥千表示信,唐冀千卻沒有說不信。這一情況和三十年前他們倆的父親麵臨的選擇十分類似。當時正值新中國成立之前,唐祥千的父親選擇了信,於是留在北-京。而唐冀千的父親不信,隨後遠避香港。

至於後來的結果,大家肯定也能猜到。還好唐祥千早年留學美國,一直到1950年才從美國返回香港。唐祥千靠著白手起家,一步步把南聯實業發展成了香港最大的紡織集團。

而唐冀千則比自己的遠房堂兄要順風順水得多,他父親來到香港後創辦了南洋紗廠。南洋紗廠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經是香港規模最大的紡紗廠之一。之後唐冀千子承父業,接手了家族的南洋紡織集團。

對政府來說,你的信譽一旦受損,想要重新恢複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巨大。這也是為什麼從去年開始,內地中央領導人多次表示,中國政府會堅持“一國-兩製、港-人治港”的政策。但香港社會依舊人心惶惶,英國佬隻需稍加鼓動,就能造成整個社會的恐慌。

李軒有上帝視角,可以毫無擔憂的確信,中央政府在九七年之後,的確做到了自己當初的所有承諾。但像以唐冀千為代表的大多數香港人,無論內地政府怎樣強調,他們依舊是半信半疑。根據李軒收集到的信息,唐冀千其實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把家族的許多資產,轉移到了美國的洛杉磯。

所以後世某些地方政府領導們的腦袋,在李軒看來肯定是被門夾過的,他們根本不知道信譽的難能可貴!先是a地政府承諾不會限製車牌,然後a地政府一轉眼就打了自己的臉。之後b地政府又承諾不會限製車牌,許多聰明的市民接受了a地的教訓,根本不再相信這些鬼話。

但總有一部分人,還依舊對政府保留一份信任。然而他們的信任,又再次被b地政府無情的踩在了腳底下。所有相信-政府的人都成了傻子,難道政府的信譽還抵不過幾塊車牌?

李軒真不知道a地和b地的領導們,腦袋是不是真的被門夾過!如果以後再有c地政府也說不會限製車牌,估計全中國真的隻有傻子才會相信了!

李軒的思緒扯遠了,正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唐冀千的確受到過某些人的暗示。相比於李軒有些模糊的政治取向,唐冀千鮮明的態度無疑更受英國人的歡迎。這一屆香港總商會主席的選舉,內部華資會員要求選出一位華人主席的聲音異常強烈。

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和記黃埔、九龍倉等英資公司相繼被華資收購。華資在香港經濟中的作用,已經從早年的從屬地位,逐漸上升到能與英資分庭抗禮。特別是東方集團這幾年內的異軍突起,更是讓所有華商找到了借口。如果連世界首富都無資格成為香港總商會的主席,那麼還有何人能有這個資格!

而某些不願意李軒上台的人,能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位有足夠影響力的華人來與李軒內鬥。雖然李軒的財富非常嚇人,但他畢竟初出茅廬,23歲的年齡絕對是一個硬傷。

總會有一部分人不願讓乳臭未幹的李軒太過得意。更何況李軒這兩年的表現,也和香港本地的上流圈子,一直不算親密,如果操作得當,還真可能有機會爆出冷門。

但唐冀千的腦袋顯然沒被門夾過,雖然他對香港未來的前景有不小的憂慮,但那隻是他作為一個商人,本能的趨利避害而已。他可沒想過讓自己成為別人手中的刀子,在小道消息出來的第一時間,唐冀千就立刻公開表示,自己並沒有參加總商會主席選舉的意願。

於是這一次的選舉,李軒其實是在無人競爭的情況下,毫無懸念的順利當選。而唐冀千剛才也主動上來打招呼,對李軒表達了自己的善意。

“李生,你好!我是瑞安集團的羅康銳!”一位看上去約莫三十來歲的男子,上前來對李軒問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