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元霜家養的魚和養的藕和別人一次性開采捕撈不同,他們家這兩樣都是能用到酒樓裏的。所以藕會選擇一次性挖完,然後用良好的存儲方式保證其幾個月都不腐爛。而魚呢,酒樓自然是需要每天有鮮活的供應,所以現在不會捕魚的。

白元霜當初讓大家幫忙挖荷塘的時候就讓人在魚塘中間挖了比較深的“回”形養魚溝,所以當荷塘放水的時候,魚兒大多便會自動遊回深水溝。而當初種沿著荷塘邊種的三畝藕就能在水淺的時候下去挖了。

白成祥選好地勢,讓人在荷塘某處挖條溝,將水排向青龍河,怕有魚兒跑掉,還專門在出水口拉了一大張網攔截。

快十月中旬的天氣,在這算不上多靠北,也算不上多靠南的高陽縣,老人孩子們也還是開始穿上厚棉衣了,耐凍的年輕人倒是還很多穿著薄襖。

不過饒是如此,年輕人要下到有點兒淺水的淤泥裏挖藕還是很冷的。所以招工時,白元霜將平日十八到二十文一天的工錢提到了四十文錢一天,白成祥夫妻都沒意見,知道這活兒非常辛苦。這樣一來,想掙錢的壯丁們就更高興了。

白元霜想要的現代式的連體防水衣沒在空間裏的商場找到,這算是意料之中,畢竟度假山莊裏隻是滿足一些基本生活的用品。

好在這古代有桐油製造成的油布,有防水功能,她買了些油布讓人幾層疊在一起加厚做了防水吊帶褲和帶手指的防水長手套。

開挖這天,冬日裏農閑,很多村民圍在旁邊兒看熱鬧,孩子們則有些守到放水口,看見偶爾有魚就高興的跟白家人打招呼。

二十幾個壯丁將“防水服”穿上身,一雙長手套戴上手便下了荷塘挖藕。孩子們覺得這身裝扮很是稀奇,都笑嘻嘻的在岸邊喊道自己也要穿,逗得大人們笑罵不知辛苦才敢這樣叫喚。

白成祥挑著一個小火爐來了,他身後的包氏和高氏則端了一口鍋跟在後麵。

“小姐,您要的薑湯來了!”包氏說道。

白元霜立馬衝荷塘裏的人喊道:“各位叔伯大哥,大家覺得冷得受不住了就上岸喝碗薑湯啊,熱薑湯全天提供的!等晚上收工的時候再到我家喝碗祛風寒的藥,咱們最大限度的保證不感冒!”

這古代小小一個風寒都可能要人命的,她便多給人家一點兒防寒措施。

“哎呀,元霜,你們想得可真周到呀!”

“連藥都準備好了?”

“那我也可以下去幹啊,我不一定比他們男人幹得慢!”

眾人紛說。

夏氏背著小平安站在岸邊,對著一個婦人笑道:“這哪裏是嫌棄你們挖得慢,隻是婦人家天生體質不如男丁,受不得寒,不然以後有的是苦日子呢!”

她閨女說了,要是吸了寒氣,婦人痛經甚至懷孩子都是不好的,所以當時要求招男丁。

其實這點兒道理大家也懂,不過四十文錢一天,還是挺讓人心動的。

白元霜也不管他們怎麼開玩笑,隻囑咐道:“薛二哥,袁寶叔,你們記得每隔點兒距離就留下一條藕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