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東漢時期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漢明帝曾今親自召見王景,詢問治水方略。
王景全麵分析了河汴情形,應對精辟,明帝大為欣賞。
當下就任命他主持治水事宜。
接下來王景親自勘測地形,規劃堤線。先修築黃河堤防,從滎陽到千乘海口,長千餘裏,然後著手整修汴渠。
汴渠引黃河水通航,溝通黃河、淮河兩大流域。
由於黃河溜勢經常變化,如何保持取水的穩定是一大難題。
王景綜合分析,最終決定對汴渠進行裁彎取直、疏浚淺灘、加固險段等工作!
最後河水果然被治理,王景也名垂千古。
李冰: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專家,大名鼎鼎的都江堰就是由他主持建造的。
公元前256年,李冰被秦昭王任命為蜀郡太守,李冰到任以後,聽到了大量的民眾呼聲,親臨實地考察後不久就開始實施這項規模浩大的工程。
完工之後,這項工程能夠成功地控製內、外江水量,解決西澇東旱的弊病,把原來的災害地區變成“天府”糧倉。
劉瑞手上有這兩位大神,他還怕什麼水災呀?
直接讓他們去治理就行了。
不過這兩位大神距離劉瑞現在的位置比較遠,在漢中呢!
劉瑞想要用他們治水得先過去招募了再說,而且這個過程隻能劉瑞自己去,誰也替代不了。
就在劉瑞思考何時去招募兩位治水大神的時候。
寶郡王府邸,有人正在算計他呢。
主位上坐著的當然是大皇子嬴振幫,再往下是王府長史魏寒山以及吏部侍郎崔大富。
崔大富今年40多歲,兩隻眼睛小小的,給人鼠目寸光的感覺。
可實際上他可一點兒都不鼠目寸光,因為他老早就是大皇子這條船上的人。
並且他馬屁拍的很好,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啊,他時不時的就來彙報工作啥的。
“殿下,您交代的事都已經辦好了,那個劉瑞即將被安排到南山縣當縣令!
隻是卑職還有一事不明,殿下能否解惑呀?”
“講!”
聽聞劉瑞即將被安排到南山縣,大皇子的心情很好,就連看崔大副都順眼了幾分。
崔大富臉上的笑容越發恭謹了,滿臉謙卑的問道:“殿下,您身份尊貴又即將成為太子,您既然厭惡那劉瑞,隻需壓著他,讓他一輩子做不了官就行了,為何非要把他安排到南山縣呢?”
“放肆!殿下的深謀遠慮,豈是你能懂的?”
大皇子還未開口,魏寒山直接就懟了過來,他的眼睛死死的盯著崔大富,眼神如刀。
“魏長史息怒,是下官多嘴了!”
崔大富趕忙道歉,誠惶誠恐。
但大皇子的態度卻尤其的謙和,他說:“不必如此的,大富也是自己人,劉瑞的事情不必瞞著他,話說這還是寒山的主意呢,就由你來告訴他吧!”
“是,殿下!”
魏寒山答應一聲,居高臨下的看著崔大富,然後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南山縣今年夏天遭了災,情況相當的糟糕,如今又有民變,局勢已經糜爛一片了,那劉瑞不是要當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