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回到南山郡之後,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一場大戰死傷了將近1萬人,那也就意味著有1萬個家庭需要撫恤。
劉瑞不在乎錢,更何況剛剛又拉來了50萬石糧食。
所以陣亡士兵的撫恤很高,並且還有不少優待政策。
但是那又如何呢,死去的人終究是回不來了。
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和教訓是慘痛的,但這一仗卻必須要打!
隻有打敗了敵人,才能有一個安靜祥和的環境!
所以劉瑞隻是心痛,並不後悔。
安撫工作在有序的進行著,該發錢的發錢,該給糧的給糧。
並且劉瑞依然沒有把民兵給解散,依舊是戰時狀態,每天該訓練訓練,一切如常。
時間很快就到了半個月之後。
這半個月裏發生了許多事情,首先是耶律雄風逃回草原了。
不過很慘,聽馬超的回報中說,他隻帶回了5000多人,其餘的全被射殺。
這一次耶律雄風是真正的損失慘重,想要再卷土重來的話非得幾年時間不可。
當然,劉瑞肯定不會再給他這個機會了。
……
十一月初五的早上,天空陰沉沉的,有雪花飄飄灑灑的落下。
已經是隆冬時節,天氣很冷,東都城內的大街上比較冷清,就算偶爾有一兩個百姓也是行色匆匆。
不過金鑾殿內卻是溫暖如春。
大周朝的皇帝陛下贏烈坐在龍椅上高高在上,大殿之內,文武群臣分列兩側。
今天是個不錯的日子,也是經曆了一係列變故之後的第1次大朝會!
皇帝陛下還像往常一樣聽取大臣的意見,然後作出決斷,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威信已經大不如前了。
“啟奏陛下,豫州刺史來報,5萬天雄軍進駐許昌,時有擾民事件發生,大將軍馮世英拒不管教,反而縱兵搶糧,豫州刺史懇請陛下嚴辦!”
上書的是禦史台的一位禦史,這封奏折一出,朝堂上議論紛紛。
要知道,那大將軍馮世英可不是普通人啊,他不但是當今太子的親舅舅,而且還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甚高!
不過禦史所奏之事也確實屬實。
大將軍馮世英早在一個月之前就駐守許昌去了,而且是在沒有得到皇帝陛下旨意的前提下去的。
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來,這是擁兵自重。
皇帝陛下對此很生氣,當然不會給他撥糧草了。
可天雄軍足足有5萬人,而且還是精銳的部隊,他們也不能不吃飯啊?
那就隻能搶糧食了。
“諸位,都議一議吧,該如何處置大將軍馮世英啊?”
皇帝陛下也頭疼,最終就把這個問題拋了出去。
這一下就炸開鍋了。
有不少人當時就跳出來了,說要嚴辦馮世英。
理由什麼都是現成的,馮世英抗旨不遵。縱兵搶糧,這是死罪。
當然,也有人反對這麼做。
比如說戶部尚書李中山,他就不同意處置馮世英。
原因也簡單,馮世英手上可是有5萬大軍啊,一旦把他逼急了直接造反,朝廷拿什麼評判?
就如今那國庫空虛的程度,連給官員們發俸祿都費勁了,又如何能支撐起一場戰爭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