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瑞思考賺錢大計的時候。
神風帝國的皇帝德川譽仁收到了南雲一郎的上書。
信中詳細介紹了北海軍港一戰的經過和結果。
南雲一郎很誠實,他並沒有掩飾自己的失敗,也沒有過分的貶低敵人,就是實事求是的敘述。
在上書的最末尾,他還加上了自己的建議:劉瑞是一個必須高度重視的野心家,如今的他還沒有一統全國,還能夠對付,一旦讓他完成大業,那他將是帝國最大的威脅,沒有之一!
譽仁皇帝對南雲一郎的上書非常重視,馬上召集一眾文武大臣商議。
大臣們總共分成了兩派,分別是保守派和激進派。
保守派認為,大周帝國距離神風帝國很遠,還隔著茫茫大洋呢,那劉瑞就算再厲害,短期之內也不可能對國家造成威脅。
而且帝國的南邊和北邊並不安寧,海上也有普裏亞帝國這個強敵,所以再樹立一個敵人是非常不必要的。
所以保守派的主張是,神風帝國的所有力量全麵撤出大周帝國,集中力量平定帝國北方和南方的戰亂,然後再在海上同普裏亞帝國一決雌雄。
相對於保守派來說,激進派的主張當然是激進的。
他們認為,劉瑞和他所在的大周帝國戰爭潛力非常龐大。
任其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與其將來麵對一個頭疼的敵人,不如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
一句話,激進派主張增兵大安島,然後以大安島為跳板進攻幽州,必須要把劉瑞打殘打疼了才行!
兩方之間的討論很激烈,到後來竟然麵紅耳赤。
譽仁皇帝一直靜靜的聽著,他也比較頭疼,因為兩方說的都很有道理。
不過很遺憾,他隻能做出一種選擇。
“夠了,都靜一靜!”
裕仁皇帝厲聲開口,他很有威信,也很有威嚴,這一開口,爭論不休的大臣們就全都閉嘴了。
譽仁皇帝環顧4周,最終下定了決心,他說:“如今的帝國正是多事之秋,南邊和北邊都有強敵環伺,海上還有普裏亞帝國這樣的死敵,所以短期之內帝國不宜向大周地區大肆派兵!
但是,對於未來之強敵也不能不重視,因此,我決定向大周地區派出精兵五萬,這5萬人盡量避免與敵人正麵決戰,要扶持有實力的代理人進行戰鬥!
對於這個代理人,我們可以給他一些好處,向他出售最先進的火炮跟火槍,但是有一點為重中之重,必須要挑選能夠掌控的代理人!”
譽仁皇帝的話就是聖旨,他對於神風帝國的掌控力很強,比大周帝國的老皇帝巔峰時期還要強,所以對於大周地區的國策就這樣定下了,沒有任何爭議。
接下來,大討論再次展開。
不過這一次的討論是圍繞著譽仁皇帝的意誌開展的,皇帝陛下剛剛隻給了一個大方向,具體細節還要他們這些文武大臣去完善。
這場討論整整持續了一天,最終形成了一份名為最優代理人的計劃。
計劃中詳細列舉了如何扶植代理人,扶持到什麼程度,以及最終如何幹掉代理人獲得實際利益!
這份計劃的實施者就是南雲一郎,而代理人的最優人選就是萬中流。
……